深圳市和谐家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班级:小三班执教;李娜时间:2019年4月15日活动名称数学:《相同于不同》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目标1、通过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活动准备1、长短不同物品、幼儿学具。活动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吗?二、展开1、通过操作,学习并置比较法。2、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3、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4、请幼儿看看图片哪只铅笔长?哪只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涂上红色;最短铅笔下面的圆圈里涂上蓝色。5、分组操作,巩固方法。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出示幼儿玩具来比较,大部分幼儿能准确的说出物品的不同地方,部分幼儿还是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下一次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加强。深圳市和谐家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班级:小三班执教:李娜时间:2019年4月17日活动名称音乐:《小鱼,小鱼》组织形式集体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2、喜欢和同伴合作完成表演游戏。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小鱼,小鱼》。2、DVD:《小鱼,小鱼》。3、歌曲:《小鱼,小鱼》。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幼儿用书34页,请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1、你钓过鱼吗?钓鱼需要哪些工具?钓鱼要怎么钓?2、小渔夫在干什么?3、小鱼为什么会上沟?4、小鱼在水里游啊游,忽然看见一条小虫子,小鱼好想吃呀,咬一口,哎呀,怎么咬不下来呀,小鱼更加使劲地扭动身体,扭啊扭,扭啊扭,一不小心就上了钩,被渔夫给钓走了。三、播放CD请幼儿听歌曲。四、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幼儿演唱歌曲。五、再次播放CD,请幼儿跟随音乐表演歌曲。。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班幼儿对音乐是特别感兴趣,经过图片讲解过后小朋友都能理解图片中的意思,在跟着音乐唱的时候都能很好的唱出来。深圳市和谐家园幼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班级:小三班执教:李娜时间:2019年4月18日活动名称语言儿歌《小鱼吐泡泡》组织形式集体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并用肢体动作模仿鱼儿。2、初步了解鱼儿吐泡泡的原因。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小鱼儿吐泡泡》。2、CD:《小鱼儿吐泡泡》。活动过程:一、播放CD中的儿歌,激发幼儿兴趣。1、儿歌里的鱼儿都做些什么了?二、请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中的画面,了解儿歌内容。1、小鱼儿的肚子好大呀,为什么呢?(小鱼儿吃饱了)2、小鱼儿的眼睛是怎么样的?3、小鱼儿是怎么扭动尾巴的?谁来学一学。4、小鱼儿的嘴巴在干什么呀?(吐着水泡儿)5、吐着水泡儿的小鱼儿又怎么样了呀?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儿歌。四、教师再次播放CD,带领幼儿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模仿鱼儿,如挺起肚皮并摸摸肚皮模仿鱼儿吃饱后的样子,小屁股扭来扭去表示鱼儿扭动尾巴的样子,嘴巴鼓起向外吹气表示鱼儿吐泡泡的样子,最后随着儿歌的结束,请幼儿闭上眼睛表现鱼儿睡着了的样子。五、请幼儿结合平时对教室中鱼缸里鱼的观察,讨论鱼的一些习性特征,如鱼儿什么时候会吐泡泡,鱼儿睡觉时眼睛会闭起来吗?......1、小鱼还会在什么时候吐泡泡?2、鱼儿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它睡觉时真的会闭上眼睛吗?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模仿能力本来就很强,在模仿小鱼动作的时候都可以很好的用手脚表达出来,小朋友都知道小鱼会吐泡泡,不知道小鱼为什么吐泡泡,还有有些特征小朋友还是不太清楚,老师讲解后也可以知道小鱼的基本特征。深圳市和谐家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班级:小三班执教:徐凤江时间:2019年4月19日活动名称美术《鱼儿水中游》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中鱼的外形和颜色的差异,体验画家活泼有趣的作画风格,大胆讲述自己对画的感受。2、用画画的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鱼。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鱼儿水中游》。2、一次性纸盘、各种彩色笔。3、名画《游》作品介绍。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名画《游》。1、你看到了什么?画上有什么?(鱼、水草、泡泡)2、这些鱼儿在做什么(吐泡泡)3、这些鱼儿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身体外形也不一样。)4、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