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观课、议课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石颐园2012.7.6一、为什么要观课议课(一)观课议课的目的1.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2.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3.评判教师教学的大致水平4.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5.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二)观课议课新的界定专业的日常生活在职学习课程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三)观课议课是一项完整的专业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课堂观察1.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观察,即日常观察。课堂观察是在一般观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它有明确地观察目的,除了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之外,往往还要借助一些特制的观察工具,使观察者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对课堂中事务洞察的深度和广度。2.特点: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选择性、情境性3.要求:明确的目的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讲求一定的方法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课前会议课前会议指在课堂观察之前,一般至少需要15分钟,最好在开课前一天举行,其目的在于给参与人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授课教师陈述上课内容主题、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其解决思路、教学设计大致结构,创新点和困惑,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等。然后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观察点等,明确合作观察的分工。最后分头设计观察工具。课堂观察课中观察指进入研究情境,在课堂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式,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进入现场之后,要遵守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迅速进入观察状态,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采用录音、摄像、笔录等技术手段,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做好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课后会议课后会议指在观察结束之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制定后续行动跟进方案的过程。课后会议一般分为自我反思、分析观察结果、思考和对话、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时间视情况而定,一般至少需要30分钟。被观察者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对课前会议所制定的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自我反思。每位观察者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根据自己所采集的课堂观察的信息,提出基于有效教学的改进建议和对策。应用课堂观察研究课堂的基本过程确定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表进入课中观察基于证据作出推论调整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二、目前普遍采取的观课议课方式(一)如何观课?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1.观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业务准备:明确一节好课的标准;了解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了解授课教师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准备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物质准备:课标、教科书、听课记录本、其他工具(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心理准备: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能先入为主,不能求全责备。一节好课的标准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华师大教授叶澜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好课的标准(简要表述)好课的标准(简要表述)既有科学、合理、明确、具体既有科学、合理、明确、具体可测的三维目标,又有体现现代教可测的三维目标,又有体现现代教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使学生在积极振为主、先学后教,使学生在积极振奋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良好达奋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良好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才是好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才是好课。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全面、明确、具体、适宜,教学目标:全面、明确、具体、适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生动、自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