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2-23页《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⒈理解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灵活运用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⒉通过实例观察,感悟数学的美,了解由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⒊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钟表、方格纸、小棒、直角三角形纸片[修改说明]在听评课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授课的亲身经历,也使自己对这一堂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清楚的认识到,我的教学设计中,确实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希望借助修改,让教案亮点突出,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课程设计更趋合理。主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导入环节和新授环节课件的应用、课堂练习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大屏幕中展示的是怎么变出漂亮图案的?〔课件出示〕⑴生:这些图形都是用旋转的方法变出图案的。⑵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漂亮图案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旋转变来的。“旋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旋转现象,谁能举例说明一下?⒉请同学们欣赏我们身边的旋转现象,边看边做。〔跟随课件利用肢体模仿旋转运动〕⒊通过该才的欣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堂课的学习,一起揭开“旋转”现象的神秘面纱,好不好?(板书课题)。二、探索尝试,学习新知活动一认识旋转方向,边观看边思考,你能发现什么?〔动画演示风车不同旋转方向〕⒈顺时针旋转。〔学生跟随动画挥动手臂模仿旋转过程〕⒉逆时针旋转。⒊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描述活动感受〕⒋小结:旋转有方向性。活动二旋转指针,认识旋转中心⒈旋转指针引出旋转中心。⑴观察指针与箭头,他们的旋转有什么不同?用身边的东西演示一下。⑵生:指针绕O点旋转,O点不动;箭头是中间不动。⒉哪一点不动就是绕哪一点旋转,绕不同的点旋转,结果完全不一样,旋转点是旋转的又一要素。活动三旋转指针,引出度数⒈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度到几?⒉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多少度到3?⒊旋转前指针与旋转后指针之间的夹角,叫旋转角度。⒋师生总结图形旋转三要素。活动四你能用小棒也做这样的旋转吗?①拿出小棒,像这样与第一张方格纸上的线段AB重合。(投影仪显示)将小棒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并描绘出旋转后的位置。(师巡视,找到不同画法的同学,上台展示。先找到正确的答案来展示。)②学生演示,全班交流三、练习巩固,应用新知1.转一转,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1)以点A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2)以点B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3)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⒉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图形C。(1)图形A向下平移3个方格得到图形B;(2)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⒊操作操作一:.在方格纸上将直角三角形以O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AO⑴学生试着自己画⑵全班交流。指名到台前演示旋转的过程。(说清楚以0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动画显示三角形的旋转,再次强调三角形的各部分都旋转了90°。操作二:以O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⑴学生自己操作,全班交流。⑵总结旋转时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四、拓宽应用。1、大家来做设计师。这个旋转的秘密已经被大家发现了,那么大家也可以做一名小小设计师了。在方格纸上通过旋转的方法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用下面的图形通过旋转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2、展示,并说怎么旋转的。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1、每个知识点讲完要有小结,有的地方没有小结。因此本节的层次感就被削弱了。2、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要求不够细致,导致少部分学生小组活动时不知如何操作。3、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的变化过程,获得了直观的感受,能够较完整的描述图形的变化过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