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近,听了一位教学专家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专题讲座。他认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想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使他们迸发学习的激情,在老师的点拨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后,学生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因此,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稳定下去,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努力中看到希望,从成功中尝到甜头,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经常受到老师的关照和表扬,因而表现出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越学越喜欢学;而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本应加倍努力学习,但由于失败再加上经常受到老师的冷落、批评甚至斥责,因而学习情绪低落,越学越讨厌学。其实,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智力就差,他们也有自尊心、好胜心。只要我们能转变观念,尊重他们,热爱他们,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使他们学习有所进步。在语文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关心他们。同时,通过开展语文活动,如办手抄报、墙报,举行故事会、朗诵会,进行社会调查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显身手的机会,使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找到自信,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有效性。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干任何事情,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方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教学更是如此。要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的内容,对教材充分理解,全方位认识,明确大纲要求,大胆地根据教育对象改动教材顺序,灵活教学,从学生听课的神态、发言得到反馈信息,果断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如字词认读。在高声朗读每篇课文的基础上,强调“不动笔墨不看书”。对于掌握不准的字词、课文有关的注释和词语表等,以查字典、抄写词语、在课本上做眉批和注音等方式,达到在特定语境中进行音、形、义的辨认。尽管教材的编者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构建教材体系,但是它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况且,教材只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它的内容相对稳定,不可能及时地吸收当前的信息,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不吻合。另外教材本身也是一个反复实验、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着眼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上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引导语文实践上着力。如,画意浓的诗歌《江畔独步寻花》和散文《太阳花》,可以用画一画和配乐的方法帮助理解课文,情节性强的《语言的魅力》可以演一演;语言的积累,就不仅仅是对所指定词语的抄抄写写,积累的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积累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定;课文语言的运用,也不仅仅是复述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特点,可以是采访,可以是导游,可以是设计广告词,可以是对白……三、变“学会”为“会学”,提高课堂有效性。有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