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旧事》教学设计川口中心小学张玉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品味文中优美的词语及修辞手法,感受大自然和谐的美。3、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培养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词语及修辞手法。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培养写作能力。教具准备:音乐《荷塘月色》、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欣赏荷塘美景。2、说说观看的感受。3、导入:荷塘美,荷塘中发生的故事更美。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荷塘,与作者一起欣赏荷塘美景,一起回忆荷塘那让人难忘的往事。出示课题:荷塘旧事。(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解决字词障碍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不知道里面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出示词,指生读)颤动恬静骇炫耀攫住呕憨直浮光跃金不可名状气喘吁吁撩水(用笔圈住重点字,标拼音,学生反复读)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板书:美景旧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塘美景?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旧事?三、再读课文,品读赏析(一)美景1、默读2—4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荷塘的“美”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批注。小组交流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荷塘美景,并找出第3、4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去掉比喻部分,对比朗读,说说哪个片断好?好在哪儿?让学生体会运用比喻及抓住颜色来表现出荷塘的美的写法)如:“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塘四周的树木在微光下形成一围黑绿。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绿色的荷叶铺在水面上,绿叶中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批注:比喻句,拟人句,学习修辞方法的运用)3.同一地点,早晚景色各不相同,谁喜欢月色下的荷塘?谁喜欢白天阳光下的荷塘,选择你喜欢的一段有感情地读一读。4.生有感情练习朗读。(二)旧事1、在这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接着往下读课文,找出作者写了几件事?边读边画。2、学生自由朗读后汇报写了几件事。3、小组合作学习:和你们小组内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对哪件事最感兴趣,然后选择最感兴趣的事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4、汇报:A:“狗刨比赛”(1)怎么回事?(2)文中是怎么写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B:“打水仗”(1)(出示图片)如果你就在里面,你给大家讲讲当时的场景吧!你当时的心情怎样?(2)自由读9自然段,想象什么样的场面?(激动、热烈、欢闹)(3)读这段时还发现有几个加了双引号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哗哗”“扑扑”是什么词?文中还有吗?用上这些拟声词有什么好处?你还能说一些拟声词吗?(4)你想怎样读这一段?指生读、评议。C:“溺水被救”(1)在写完“打水仗”这件事和写“我遇险”之间有一段话,能找到吗?(讲解过渡段)(2)汇报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心里怎么想的?我们就是乡下的孩子,你将怎么劝他?(3)师读12——15自然段。我怎么了?小伙伴怎么做的?请你从文中画出伙伴救我的句子,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出示图片)理解“铁链般”。(4)从这件事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不懂的问题吗?“我”被吓得哇哇大哭,而小伙伴呢?却哈哈大笑,他们笑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5)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问题吗?文章主要以叙事为主,那么开头为什么要描写荷塘的美丽景色呢?(板书:景美人更美)师朗读:如今······生接读······四、总结是呀,美丽的自然景色、淳朴善良的人们,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副和谐的美景图,让我久久难忘,使我永生享用。五、归纳写法、仿写练习1、作者为什么能把荷塘写得这么美?(出示“我的视角”中冬冬的话)2、文中的比喻句描写了荷塘景色的美好,赞美了大自然和谐的美。世界上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如(课件):亭台湖水相映成趣、公园里的花红柳绿、小桥流水等,哪一样都值得我们去讴歌、去赞美,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也来描写大自然中令你心驰神往的一处美景吧。3、景物描写训练。六、积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