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理综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为了解决农村电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工程包括两项主要内容:(1)更新变电设备,提高输电电压;(2)更新电缆,减小输电线电阻.若某输电线路改造后输电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线路电阻变为原来的0.8倍,在输送的总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线路损耗功率将变为原来的A.0.2倍B.0.32倍C.0.4倍D.0.16倍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迫振动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有关B.机械波由近向远传播过程,也是振动质点由近向远移动的过程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牛顿环由光的衍射产生15.2011年11月3日,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与在太空运行的天宫一号完美“牵手”,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如图)。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八号飞船返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远距离导引段,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应在距神舟八号后下方某处B.在远距离导引段,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应在距神舟八号前上方某处C.组合体飞行段,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D.分离后,天宫一号变轨升高至飞行轨道运行,分离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小,神舟八号变轨降低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16.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A.1个B.2个C.3个D.4个17.如图,倾角为α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拉力F沿斜面向上拉弹簧,使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匀速上滑,上滑的高度为1h,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这一过程中A.弹簧的伸长量为sinFmgkB.拉力F做的功为FhsinαC.物体A的机械能增加mgh/sinα.D.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cosα1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过O点的虚线MN与电场线垂直,两个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P、Q分别从A、B两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速度方向垂直于MN,且都能从MN左侧经过O点。设粒子P、Q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电势能分别为Ep1和Ep2,以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到达O点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粒子的重力不计,则A.21aaB.21vvC.21ttD.21ppEE第II卷必考部分第II卷。19.(1)(8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一金属丝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以a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cm。(2)(12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①某同学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源,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vB=m/s,并计算纸带所对应小车的加速度a=m/s2。②平衡摩擦力后,用细线跨过定滑轮,将砝码盘与小车连接,再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