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试十五(自然灾害与防治)1.(10分)(2010·长沙5月)材料: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我国洪涝灾害是多发灾害之一,经常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考查本知识点,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这一灾害的形成原因、防御措施,为生产、生活服务。第(1)题,形成洪水灾害的原因由两个因素决定,即气候和地形。而形成本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应主要从气候方面考虑。第(2)题,减小洪涝灾害,只要降低河流的水位就行,而蓄洪区分洪、水利枢纽工程、入海新河道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2.(10分)(2010·辽宁大连)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爱心专心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请对比简要分析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长江洪涝灾害多发,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等造成洪涝灾害多发。(2)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特征和环境要素的变化,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答案:(1)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2)①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②现今,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3.(10分)(2009宁夏银川)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29次,旱灾1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近一番,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1)分析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干旱缺水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试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受旱面积大规模扩大的原因(至少写出三点)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至少写出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