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0年7月以来俄罗斯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森林大火,为世界森林火灾史上所罕见。大火烧毁80多万公顷森林,每天增加70万吨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物链问题等难以估量,并可能加剧全球变暖。专家表示,要恢复火灾区域生态系统,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据此回答1~2题。1.俄罗斯的森林主要是()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此次俄罗斯森林大火过后,森林被严重烧毁的地区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是()A.气候类型明显改变B.沙漠面积扩大C.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D.水土流失加剧答案:1.A2.C解析:俄罗斯的森林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森林严重烧毁的地区可能出现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贮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3~4题。3.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4.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答案:3.A4.D解析: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三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其比重的大小与气候条件有关。低纬度热量水分条件较好,生物量较大,但枯枝落叶和土壤中的养分容易分解,因此储存的养分所占比重小;高纬度由于温度低,枯枝落叶不易分解,在土壤表层含量高,但有机质含量低;中纬度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5~7题。15.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总量情况中,与该自然带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6.该自然带在A地区分布的原因主要是()A.沿岸暖流经过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C.西南信风影响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7.目前,图示自然带植被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这导致的后果是()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C.雪线高度上升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答案:5.D6.A7.C解析:第5题,该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气候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第6题,沿岸暖流对该地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其主要原因。第7题,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雪线高度上升。(2012·珠海模拟)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8~9题。28.图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小D.夏秋季流量减小,冬春季流量增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该地的原有林地已被开垦和建设占用,故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逐渐丧失,致使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加大。9.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使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镇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的汇集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图中平原地带的森林被开垦为耕地,故①中的过度放牧表达不正确;图示地区没有大型湖泊,故②说法不正确;图中河流下游地区的洪涝应与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城镇建设密切相关。(2012·江西南昌)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10~12题。表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9.9025.3010.403.105.700.01310.在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11.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