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两汉经济的发展VIP免费

13、两汉经济的发展_第1页
1/2
13、两汉经济的发展_第2页
2/2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案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思考和概括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通过了解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认识重大发明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与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2、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预习环节】〖轻松启航〗自学梳理1.()时期,()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经过治理,有()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东汉()时令水利专家()主持修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在以后()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2.农具:西汉的耕犁,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多年。西汉的新型播种工具(),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的耕作方法。农作物种植:北方:(),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3.汉代的丝织业,已经使用(),而且染色技术也很高,丝织品精美。中原地区生产的丝绸,受到国内外喜欢。汉代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列。东汉南阳太守()发明了(),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多年。汉代的()数量大为增加,()兵器已逐渐取代青铜兵器。从汉代()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看,都是用()制成的。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是()发明的。4.汉武帝时将地方的()和()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实现了()上的大一统。西汉都城()和东汉都城(),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长安人口有五十万左右,东汉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商场上的商品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车马行人熙熙攘攘。〖激活思维〗探究讨论1、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鼓风,利用水力鼓风的水排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优点呢?节约人力、畜力,供风稳定,能量较大,大大提高了炉温,提高了冶炼质量。2、面对商业的繁荣,汉朝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3、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时为西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从政治、思想、经济三方面回答)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4.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两汉初期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2)、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稳定,民族融合,促进经济的繁荣……5.思考文中动脑筋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①这首歌谣反映了汉朝哪位皇帝对水利的重视?②这位皇帝在位时是如何治理黄河的?③汉朝还有哪位皇帝重视治理黄河?【反馈交流】(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知道炒菜、炒饭,可你知道炒钢吗?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而欧洲的炒钢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在汉代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汉时期的经济。(阅读72——7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二)分组交流(三)释疑解惑(四)总结: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学(教)后记】:附:课本72页上动脑筋答案:田蚡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两汉经济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