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关汉卿作者简介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记载,他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悲剧原型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200米、周长米、周长150150余米的孝妇冢,冢上芳草余米的孝妇冢,冢上芳草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萋萋,四周松柏葱郁、冢前的石碑上刻记着一位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中所埋的孝妇,就一位东海孝妇的事迹,冢中所埋的孝妇,就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代表作《窦是我国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据《郯城县志》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有一据《郯城县志》记载:汉代东海郡郯城有一位年轻女子,结婚后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位年轻女子,结婚后不久丈夫就病死了,她不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婆,人不愿改嫁,坚持靠自己的劳动奉养婆婆,人们都称她为“孝妇”后来婆婆也多次劝她改们都称她为“孝妇”后来婆婆也多次劝她改嫁,嫁,她都婉言谢绝,因为她知道若自己改嫁,年老的婆婆生活就要失去了依靠,这样过了十几年,孝妇就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一天,她的婆婆对邻居们说:媳妇伺候我这样苦,又守着寡,等我老了以后,她无依无靠怎么办,我不能再这样连累她了。这不久,婆婆为成全孝妇上吊自杀了。听说老母上吊死了,她那已出嫁的女儿便到官府告状,说孝妇逼死了母亲,县吏便将孝妇捕去,施以酷刑逼供,孝妇最后被屈打成招,当时有个当郡决曹的于公受理了这一案件,他得知孝妇敬养婆婆十几年,又经过调查断定孝妇的婆婆是自杀,于是如实禀报了。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见,见,坚持判孝妇死刑于公十分痛心,他抱着坚持判孝妇死刑于公十分痛心,他抱着卷宗在公堂上大哭,然后辞职回家,最卷宗在公堂上大哭,然后辞职回家,最后太守竟然杀了孝妇恰好东海郡在此后后太守竟然杀了孝妇恰好东海郡在此后连续大旱了三年,新的太守上任后,于连续大旱了三年,新的太守上任后,于公主动向他陈述了孝妇冤案,并说大旱公主动向他陈述了孝妇冤案,并说大旱的原因是因为屈杀了孝妇。新太守便杀的原因是因为屈杀了孝妇。新太守便杀牛率众到孝妇冢前祭典,并为孝妇昭雪,牛率众到孝妇冢前祭典,并为孝妇昭雪,此时天空忽然下起大雪,此后三年这里此时天空忽然下起大雪,此后三年这里风调雨顺。风调雨顺。斗转星移,东海孝妇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广,最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口头加工,变成的最流行的说法是:孝妇在临死的时候当众说:“我如果有罪,死而无冤,血当下流;如果有冤血当逆流,大旱三年”当孝妇被行刑时,一腔白血直冲云天,流淌成河,最后在郯城西南一地方汇成一大片水洼,被称为白血汪白血汪面积至今达十亩,紧靠汪边的村庄因此而叫白血汪,直到五十年代那里才更名为白溪汪。至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便据此故事写成了其流传千古的悲剧《窦娥冤》。元人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中国四大名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思考11、在课文第三折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在课文第三折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宫调?明确:共出现明确:共出现10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22、根据、根据10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明确:明确:1010个曲牌有个曲牌有3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第第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