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侧掩护”教学设计说明一、指导思想本次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选取了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项目主题单元中“侧掩护”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教师设疑、学生合作探究释疑、展示交流与评价的教学过程,以期实现认知过程——由不知到知的转化;思维过程——由被动的模仿到主动、善思、会学的转化;能力过程——由理解知识原理到掌握技能技巧并在实践中运用的转化,努力达成本课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主要侧重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特点与组织1、按照学科教学特点,将认知与技能的学习和运用揉为一体,在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从而有效的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2、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学法,采用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对照法、游戏竞赛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善思、创造性的进行学习,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合理运用规则、方法,发展能力的目的。3、注重发挥小组长及体育骨干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4、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注重区别对待,体现“人人受益”的体育新课程理念。融评价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和互助、互练、互评的能力。5、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主教材学习的教学流程分为“启发引导侧掩护、尝试体验侧掩护、实践运用侧掩护”三个阶段,在由易以难、层层推进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使学生的篮球传接球、运球、投篮等相关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二三人之间的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协作精神得到加强,体能素质得到发展。篮球“侧掩护”教学课时计划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篮球“侧掩护”的基本动作方法,90%的学生能在教学中简单运用。2、通过多种练习,增强灵敏和协调性,提高速度和反应时。3、在体育活动中不故意伤害他人,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水平五十一年级主要学习方面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一、启发、引导“侧掩护”二、尝试、体验“侧掩护”1、教师导入本课课题,提出要求。1、教师讲解示范“侧掩护”2、学生散点个人或自由玩球,耍球活动。的动作方法及要求。3、展示交流与讲评。2、学生散点徒手体验“侧掩护”跑动路线4、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比赛。及其基本站位。3、学生三人一组无球和有球的“侧掩护”练习。预期目标4、学生四人一组运用“侧掩护”传切配合练习。激趣热身,粗略体会“侧掩护”,5、分组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预期目标:预计练习时间:8’初步掌握“侧掩护”的动作方法,知道时机、站位、路线的重要性。重点与要求:积极参与展个性,形式多样玩法新,竞争合作注安全,配合意识要建立。预计练习时间:20’重点与要求:反应迅速身手快,时机站位把握准,封堵路线注安全,配合要默契。预计练习时间:12’预计练习时间:5’预期目标在比赛中不故意伤害他人,90%的学生在对抗下基本能运用所学“侧掩护”的技能与方法,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三:实践运用“侧掩护”1、教师讲解竞赛规则、方法、要求4、交流、展示与评价2、学生分组半场教学比赛重点与要求:遵守规则讲文明,技能方法要记清,3、学生分组全场教学比赛拼搏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得胜利。预计练习时间:5’预期目标:身心调节,动作优美、协调预期目标:身心调节,动作优美、协调。四:华尔兹舞蹈1、教师讲解示范华尔兹舞的基本步法3、讲评与小结2、学生模仿练习,师生同乐重点与要求:动作协调姿态美,配合默契身心醉。四:华尔兹舞蹈1、教师讲解示范华尔兹的基本步法3、讲评与小结2、学生模仿练习,师生同乐重点与要求:动作协调,姿态美,配合默契身心醉预计练习时间:12’场地与器材1、篮球场:3个2、篮球:40个3、录音机:一台4、自制篮圈:若干预计身心负荷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0——45%心理负荷2.0场地与器材1、篮球场:3个2、篮球:40个3、录音机:一台4、自制篮圈:若干预计身心负荷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0——45%心理负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