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别为()A.糖类、脂类、核酸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D.蛋白质、核酸、磷脂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叶绿素a;胡萝卜素B.叶绿素b;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绿素b5.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作为储能物质的多糖分别是()A.糖原、淀粉B.糖原、麦芽糖C.乳糖、纤维素D.葡萄糖、淀粉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所有细胞均可直接利用的能量来源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④在亲、子代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⑤所有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⑥病毒和其它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只有①②③⑤⑥7.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施肥与CO2吸收量无关B.与B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与D点相比,限制C点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D.与C点相比,A点施肥过少,限制了CO2吸收量8.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A.50%、25%B.100%、25%C.100%、50%D.75%、25%9.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①甲图为减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②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③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④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可为单倍体生物的细胞图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概率为1/4B.如果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C.丙图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多于女D.丁图所示,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11.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B.②中含有与③中a类似的结构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D.②中含有密码子1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13.现有甲,乙两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被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的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的表现型之比分别为()2A.绿:黄=1:0黄:绿=3:1B.黄:绿=1:0黄:绿=3:1C.黄:绿=3:1黄:绿=3:1D.黄:绿=1:0黄:绿=9:3:3:114.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