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都”。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4、通过看图,体会黄山岩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2、多媒体课件。3、薄型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记句子。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2、看录像,范背课文。(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指名完成填空。生字词正音。理解词意。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1、齐读第1自然段。2、指导背诵。3、揭示课题。板书:黄山奇石4、释题。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质疑: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1、自由轻读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2、读后交流。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过渡:“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指板书)1、指名读第2节。课文哪二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不懂。2、质疑问难。3、理解。(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板书:好像……飞落4、指导朗读。5、背诵。学习第3自然段1、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多媒体显示:“猴子观海”)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2、默读第3节。找找这一段几句话?(多媒体显示:①②③)3、指名分句读。4、分句理解。第1句说什么?看图理解“陡峭”。第2句说什么?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板书:抱蹲望。指名分解动作表演。评议: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指板书)5、看图练说。(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6、指导朗读。7、指导背诵。五.小结谈话。六.学习生字。1、复习巩固新词。(多媒体显示:词语)2、指导书写:怪。(多媒体演示:“怪”的笔顺)第二课时一、回忆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山奇石》,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们还记得吗?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呀?那里景色如何?(引导联系第一段回答,板书:神奇、有趣)二、激趣导入这节课,老师来当导游,带大家去欣赏黄山那有趣的奇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三、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首先,请听老师范读课文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的相关画面,同时留心观察: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处奇石?(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二)分层学习1、学习第二段(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出示图片)(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像说一说。(4)指导朗读。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地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2、学习第三段(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2)你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请你们小组四人先一块儿读一读,然后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从样子、位置来引导。)①、哪句话写出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