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演变探究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进行抽样调查,以45个公共图书馆网站为样本,对各网站所提供的各项信息服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网络环境下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及模式演变。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调查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一部分,虽然不是一种显赫的事业,但它却积累并传递着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和文化成果,担负着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传播、促进社会和谐、培育信息素养、培养阅读兴趣等使命,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在网络信息化时代,随着资源共享思想的广泛传播和网络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此加强公共图书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促使着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呈现一定的特点,其服务模式也随之发生着转变。一、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调查说明(一)调查概况笔者于20XX年3月通过互联网,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图书馆界”栏目中的“图书馆导航”里“公共图书馆”的链接,选定所列出的62个公共图书馆为调查范围,除去链接错误(西安图书馆和南海图书馆,共2个)、死链接(上海黄浦图书馆、上海虹口图书馆、上海少儿图书馆、上海闸北图书馆、天津图书馆、XX省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厦门图书馆、深圳XX县区图书馆,共9个)、和不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公共图书馆网站(苏州独墅湖图书馆、青岛图书馆、深圳南山图书馆、顺德市图书馆、湛江图书馆、台北市立图书馆,共6个),最终从中抽取45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网站为样本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做了一次全面调查。(二)调查程序本次调查,经过以下四个阶段:第1页共5页准备阶段——选择“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为调查课题,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索,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阶段——利用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两者结合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调查。在这一过程中深入浏览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网站,对其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数据采集。研究阶段——整理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阶段——根据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特点及模式演变过程。(三)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为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网络调查的方法对所抽取的45个样本网站进行调查;同时也应用了文献调查的方法,参阅了数位图书馆届人士的思想精华和研究结果。网络调查法,又称internet调查法,是一种通过网络,使用搜索引擎收集二次信息的方法。笔者此次调查通过搜索引擎链接到各地公共图书馆网站,在对其内容和提供的服务深入浏览分析后采集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并进一步统计分析。文献调查法,也称历史文献法,是一种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在笔者调查之前,已然有许多图书馆届人士对此相关领域进行过探讨和研究,因此笔者在网络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期全面了解调查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得出最新的结论。二、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特点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依托互联网环境并以网站为开发与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多种实施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出发点的在线信息服务。随着各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加的丰富和完善。并向着多样性、个性化等方向发展。经笔者对我国45个公共图书馆网站的调查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有如下特点:(一)特色性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传承地方文化的职第2页共5页责,保存并传播其地方特色是其主要且必要的任务。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公共图书馆都建有特色数据库和特色栏目:如XX省图书馆提供的山西名人数据库、山西地名数据库、戏曲视频库等,广东中山图书馆的广东名人数据库和广东特色医院库等。(二)互动性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因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变了其传统被动状态。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面向社会,面向用户,了解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