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高考生物3-2-1精品系列专题【专题知识框架】【考纲解读】考点考纲要求考察角度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ATP的结构、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的作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与探究温度、pH等对酶活性的影响【三年高考命题分析与命题趋势】命题的角度往往是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联系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知识综合考查ATP的形成与利用且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判断能力。命题趋势:预计2013年本专题酶的知识将继续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实验分析或图表曲线的形式考查,ATP的知识与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系统相结合考查,分值稳定,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62左右。【核心考点要点归纳】考点一、与酶有关的实验的设计思路总结与拓展高考侧重通过对“酶的特性的相关分析和酶活性影响因素”的考查,提升同学们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本文就相关实验进行总结,期望提高同学们的应试能力。1(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他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都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自变量外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研究要做到科学和严谨。(一)相关实验设计思路分析实验名称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验证酶是蛋白质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率探究酶的适宜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探究酶的最适pHpH梯度下的同一pH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二)实验注意问题与拓展1.酶的催化特性和高效性②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③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2.酶的专一性(1)方案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物质2②再用斐林试剂鉴定,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本实验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2)本实验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是干扰条件。(3)本实验步骤一定不能颠倒顺序,否则会使实验失败,即先控制条件再混合。考点二、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酶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多以考查酶的曲线的题型出现,现将有关酶的曲线解读如下,便于同学们系统掌握。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3①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度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底物参与反应。②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度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底物参与反应。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③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4②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与酶相关的常见误区明示项目正确说法错误说法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产生细胞一般来说,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不考虑成熟红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核糖体生理功能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来源生物体内合成有的来源于食物作用场所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温度影响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但高温使酶失活低温引起酶的变性失活考点三、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1.ATP的结构简式苷酸、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图解分析53.生物与能量归纳(1)光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植物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光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