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考语文《张衡传》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了解范晔及《后汉书》的相关知识。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四书五经六艺,文中各官职)。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指导学生来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导入:两个月前,地震侵袭了雅安,相信同学们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同学们都知道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所导致的,每当地震发生后人们都会说,为什么没有预警呢?其实,预测地震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科学家们都在不断的探索,但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就有人制作出了可以测量地震的地震仪,他就是张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他。2、了解《后汉书》《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3、请全班齐读课文并疏通文意。⑴、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1自然段)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2--4)①张衡的潜心科研。②张衡的不慕名利。③张衡的重大发明。⑶、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6自然段)合作探究⑴品味张衡的成就及其为人。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那么,张衡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性情对于他的科学成就有怎样的影响呢?明确:①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③无娇尚之情。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格,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获得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④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⑵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1①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②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⑶人物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背景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课堂小结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本文在讲述这三方面成绩的时候,重点放在了科学成就上,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