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试题解析(教师版)新人教版【试题总体说明】本套试题以思想政治必修1—必修4、选修2、选修3为考查内容。试卷整体难度中上游,选择题难度中上,区分度较高,部分非选择题难度较大,探究性较强。本试卷试题背景材料的选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反映了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民生问题、个税法的修改、国家的宏观调控、人大的换届选举等时政热点,都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形式多样,有图表、漫画,名言警句等,有的直接取材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如第27题就以学生的复习备考指导为切入点,鲜活生动。设问的角度独特,能力立意鲜明,如第29题以乔布斯与苹果公司为考查背景,设问具有探究性与指导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考查选修2、3模块的相关知识,对有选考的省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本套试题与高考试题相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而履约率仅约50%,企业每年由此导致的损失高达6000亿元,为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这一现象说明()A.现货交易是避免经济损失的最佳选择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C.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D.政府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以我国目前合同履约率低为背景,考查有关规范市场秩序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的理解。材料中现象是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表现,说明诚信缺失的用心爱心专心1危害,特别是市场交易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与本题无关,材料所述现象是由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引起的,因此不符合题意,舍去;D项错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2.右图曲线反映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①价格在P1时,该商品市场状况为供不应求②价格在P2时,生产者将缩小生产规模③价格在P1→P0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上升④需求曲线不变,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3.“流动性资金缺乏导致企业扩大再生产难,扩大再生产难企业发展不良,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这种恶性循环是对小型微型企业遭受融资难的鲜明写照。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下列措施属于国家采用经济手段解决该问题的是()①银监会出台《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②财政部公布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③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投放量④中国农业银行增加年度信贷投放,满足小型和微型企业合理融资需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用心爱心专心2解析:本题以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难为背景材料,考查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银监会出台的通知属于行政手段,因此①项排除;财政部公布的免征印花税属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属于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可见②③项正确;中国农业银行的政策属企业内部政策,不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所以④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B。4.下图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情况。这说明()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不断加强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C.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D.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以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情况表为背景,考查有关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我国制度的理解能力。A项错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是支柱地位,起主导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图表中并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