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地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学案)【背景材料】材料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材料二:2010年9月13日,温家宝总理出席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年会时讲话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着力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拓展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内需增长的新空间。材料三: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材料四: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材料五: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3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财政部关于开展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的公告》,明确4月20日起在海南实行离岛免税政策。材料六: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材料七: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基本观点】一、区域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故其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2.区域的划分1(1)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单一指标;综合指标)(2)以某种要素为依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二、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1.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1)地理位置的比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自然环境的比较(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