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电荷》导学案北师大版课堂导学问题探究:如右图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的越大,这是为什么?动手做一做,写出原因。【学点一】电荷先独立完成下面的体验活动,之后在小组内交流,归纳得出结论1.早晨起来你一定会梳头的吧?在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当你把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一些轻小的纸片时,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2.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缘故,而当你将摩擦过的塑料棒(或尺)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你会发现水流将会________,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利用你手中文具盒中的各种文具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将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屑,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归纳:总结上面三题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吸引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4.参照课本98页图5.1-2所示的实验探究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到下列的横线上。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这个实验的结论吧!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正电荷,把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负电荷。自然界中只有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5.认真阅读课本98页最后一自然段,参照图5.1-3所示实验进行探究,小组内交流讨论,试着回答以下问题,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可以制作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的仪器——验电器。(1)你能说出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吗?(2)试一试,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课堂导学(2)试一试,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1Ⅲ交流展示新授课导学稿广灵三中2011——2012学年第学期2甲乙BCDACEFA丙丁课堂导学2.绸子和玻璃棒摩擦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棒带电,绸子不带电B.玻璃棒和绸子都带正电,且两者电荷量相等C.玻璃棒带正电,绸子带负电,且两者电荷量相等D.玻璃棒所带正电的电荷量多于绸子所带负电的电荷量【学点三】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阅读课本100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具有较多的()A.原子核B.自由电荷C.正负电荷D.质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B.导体中有多余的自由电荷,而绝缘体中没有多余的自由电荷C.空气始终是良好的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也不能带电3.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全属于导体的有()A.铅笔芯、铁丝、人体B.海水、油、水银C.塑料尺、硬币、大地D.碳棒、陶瓷、玻璃课堂小结请完成本节课知识梳理。3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绝缘体两种电荷:电荷摩擦起电: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原理:作用: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带电的和带电的电子构成元电荷e=.新授课导学稿广灵三中2011——2012学年第学期新授课导学稿广灵三中2011——2012学年第学期课堂导学达标检测1、将一个轻小的通草球A用丝线吊起来,为了确定它是否带电,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用验电器的金属球去接触A,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则A球带电B.用一些碎纸屑去靠近A,若纸屑被吸引,则A球带电C.用另一个带电的小球B去靠近A,若互相推斥,则A球带电D.用另一个带电的小球B去靠近A,若互相吸引,则A球带电2、关于导电和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也能够带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B.导体容易导电,也能够带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C.导体容易导电,但不能带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D.导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绝缘体容易导电,也能够带电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随梳子飘起来,而且头发越梳越蓬松,这里涉及的物理知识有:(1);(2)。能力提高小明在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图所示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小球,B为用绝缘丝线悬挂的带电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挂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