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第三节第1课时学校:定远县青洛中学授课者:单正树日期:2017年5月12日基本信息课题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9.3《矩形菱形正方形》第一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单正树青洛中学教材分析本节是沪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9章《四边形》第三节的内容,在前两节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及平行四边形在边、角、对角线方面的特殊性学习之后,很自然的过度到本节内容:矩形的性质。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内容还渗透着转化、对比的数学思想,重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总之,这节课在知识上、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上已经逐渐上手,和初始的茫然生涩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对几何问题的分析、探究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积累。在知识上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基本计算和证明。在方法上学生已积累了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即按“角、边、对角线”的思路进行学习。再加上学生之前就已经逐步的学习过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这一切都为矩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奠定了思想方法、逻辑推理等方面的基础。本章教材中的定理、性质很多,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再来学习矩形相对而言要顺利得多,可以对比平行四边形进行学习,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生成。但有部分学生还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上,在上课时要注意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理解矩形的概念,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经历探索矩形概念、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3)学会应用矩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渗透化归思想。2、目标解析(1)通过对矩形的性质的探索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通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善于理解他人的想法和结论。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矩形的性质难点矩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基本信息问题与情境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校园的一些图片,从中发现有很多的平行四边形。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教师展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幻灯片,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三个角度来回答。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觉问题很简单积极回答问题。图片展示直观、形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图片引入,适时提问,复习旧知,并引导学生学会分类思想,也为本节课研究矩形打下基础。活动二:请同学们拿出平行四边形模型。问:请叙述一下你的制作方法。教师也拿个模型,并拉着相对的两个顶点。问1:为什么会变化呢?问2:变化了的图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问3:怎样才能让不稳定的四边形固定起来呢?问4:变化的过程中有你们熟悉的图形吗?引出课题教师提前布置制作平行四边形模型,但没有说方法,现在提问,帮助同学们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学生思考问题,并一一回答利用了哪个判定。教师提出问题1,学生回答问题1,是因为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回答是的,但有可能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教师要给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3,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示从角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回答长方形或者矩形。教师利用一个问题巧妙的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通过前两个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边复习旧知,边向新知迈进。通过问题3,引导学生固定一个角让四边形稳定住。为下面的矩形定义打下基础。问题4引出矩形.基本信息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活动设计意图问5:什么样的图形叫做矩形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请同学观看身边的矩形。问6:矩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呢?问7: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有吗?教师出示问题,学生不能准确归纳出定义。教师演示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