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武鸣县双桥镇双桥小学磨凤凤教学内容:(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2012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2.难点: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理解分类含义。1.两个文具超市,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追问:它是怎样摆放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小结:像这样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2.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见过分类的情景?举例:垃圾分类、超市分类、书店、衣柜等小结: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更环保,超市分类、书店分类可以让我们容易地找到商品。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今天就需要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来学习怎样分类。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出示课本第27页气球图。1.这里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按形状、按颜色)2.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老师给每个人都准备了这些气球,请你们按要求分一分。①分一分: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②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③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分类的结果用图画、文字写在纸上,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是怎样分的,每种各有几个。3.学生操作(不会表示分类结果,可看课本第27页。)4.4人小组交流。把你刚才分的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5.展示汇报。投影展示分类结果,相应学生作介绍。(1)先分再数(一个一个画)(2)边数边画,形成象形统计图。(学生可能不会有这种方式,可引导看书。)(3)图文结合。①3个4个5个②16.认识象形统计图。看课本,你看得懂课本中小朋友的记录吗?(1)横线表示什么?(像比赛跑步一样,表示起点,从这条线开始从下往上排。)(2)认识线下标记。(表示这一列都是()形的,有()个。)7.对比发现:(1)虽然大家表示分类结果方式不同,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分类的结果相同)(2)记录的形式多样,为什么整理的结果相同?(分类的标准一样)8.分析数据:(1)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2)你还能看图提出其他问题考考大家吗?9.按颜色分一分。按不同的颜色分一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生自己分类、记录,小组交流、汇报)10.纵向深化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分类标准不一样)无论结果怎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气球总个数)三、练习巩固,深化提高。1.分水果:完成课本第29页第2题。(1)完成一:读题——引导:数、涂、填、检查——分析数据(2)完成二:读题——独立完成——检测(3)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2.帮小熊整理文具店。四、课堂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你懂得了什么?3.作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整理自己的书包。板书设计:分类与整理形状颜色红蓝黄3个3个6个标准不同结果不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