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一中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范围:必修1第一、二章2、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50题,其中1-30每题1分,31-50每题2分,共70分。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特殊性是指()A.有一个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区别较大C.日地距离与其他行星对比较适中D.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2.太阳活动活动以及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的组合正确的是()A.耀斑——光球层B.黑子———色球层C.太阳风———日冕层D.日饵————光球层右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此时()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4.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温度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5.一条河流(假设河流两岸地质条件完全相同),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6.下列节日中,浙江省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元旦节(1月1日)B.劳动节(5月1日)1C.儿童节(6月1日)D.国庆节(10月1日)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①北半球各地一定昼长夜短②北极圈上一定出现极昼现象③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④北极点太阳高度始终大于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在北半球并在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在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但在向北移动9.当全球3月1日和3月2日的范围各占一半的时候,北京时间为()A.3月1日16时B.3月1日8时C.3月2日16时D.3月2日8时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0—11题。10.王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A.160°WB.160°EC.80°WD.40°E11.王先生发现正午时当地物体都没有影子,而手机上的日期为9月23日,当地的昼夜之比为()A.1:1B.2:3C.1:2D.2:1右图是巴黎(采用东一区区时)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2—13小题。12.从图中可判断出巴黎的经度是()A、27°30′WB、27°30′EC、2°30′WD、2°30′E13.这一天巴黎的夜长约是()A、6小时B、10小时C、12小时D、16小时右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14-15题。14.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2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C.北极圈出现极昼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15.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A.150ºEB.16ºEC.105ºED.90ºE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6—18题16.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17.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A、向东B、向西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南后东北18.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A、45°W向西到180°B、45°E向西到180°C、0°向西到180°D、135°W向西到180°19.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厚度最大圈层是地幔,厚度最小圈层是地壳B.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组成C.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下,莫霍面以上D.地震波中的纵波能够通过地球内部的所有圈层,横波则不能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岩构成。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320.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A.b①B.a②C.e③D.d④21.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423.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