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高峡出平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本节课旨在:以长江流域为例,分析流域地理条件、流域开发与治理措施。考纲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措施。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资料长江流域的背景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学生活动一学生活动一完成学生活动二长江上游流域开发与整治完成学生活动三长江中游流域开发与整治完成学生活动四长江下游流域开发与整治分组探究活动探究1.上游开发的重点是什么?该能源丰富的原因?学生活动二学生活动二水能资源2.简要分析三峡工程的功能?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防洪(主要)、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学生活动二学生活动二3.长江流域上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整治措施是什么?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地形复杂,落差大,流速快人为原因:不合理开发利用,滥砍滥伐加强防护林工程建设封山育林、育灌、育草学生活动三学生活动三1.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今后开发的方向?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商品粮、棉、油、肉、水产品基地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学生活动三学生活动三2.长江流域中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其成因及解决措施?洪涝灾害学生活动三学生活动三2.长江流域中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其成因及解决措施?自然原因:地形,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气候,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平原湖区积水无法外排;水文,流域面积大,支流多。人为原因:中上游植被破坏,一方面,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变差。另一方面,泥沙加重,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变小,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学生活动三学生活动三2.长江流域中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其成因及解决措施?上游:营造防护林;兴修水利工程。中游: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疏浚河道,加固堤坝,兴建分洪区。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坝1.长江下游工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原因?学生活动四学生活动四农业: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温暖湿润,人口密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工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国外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快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学生活动四学生活动四大气和水体污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严重的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流域背景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上中下游优势的开发存在问题的治理可持续发展之路扬长避短原则:因地制宜思路归纳【课堂检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于2016年3月23日举行。此次会议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河段最适合水能开发的是()A.①B.②C.③D.④2.该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的是()A.土地利用B.水质保护C.矿产开发D.科技创新BB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