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愚公移山》学案VIP免费

《愚公移山》学案_第1页
1/4
《愚公移山》学案_第2页
2/4
《愚公移山》学案_第3页
3/4
愚公移山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一词多义。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二、教学重点:1.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2.、体会理解“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三、导学过程:(一)创设连接,激情导入(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打开知识宝库,资源共享:(1)作者、作品情况:(2)重点字的读音:2、学生展示精彩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读出感情。【温馨提示】每小组限一人读,并只读一段,其他小组评价。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温馨提示】自主学习时,从以下几方面归纳总结,并把疑难问题做标记,1准备质疑。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且焉之其特殊句式: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4、质疑释疑:(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把你们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来帮你。5、回顾课文,整体感知。【温馨提示】②到④小题要从文中找出依据。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②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同意吗?③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④“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2(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1、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如何理解故事的神话结尾?2、本文成功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从文中找出来加以说明。3、小组内交流你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好,准备班内交流。(四)强化训练,拓展提升1、分角色朗读二、三自然段。【温馨提示】角色分配:愚公、愚公之妻、智叟、解说各一人,“杂曰”由全班同学齐读。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后班内交流。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相同态度和不同语气。2、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继续发扬?想一想有哪些做法仍能体现愚公精神.(五)反思感悟,归结升华学完本文,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说出来大家共享。(六)达标检测,反馈纠正(相信我是最棒的)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又名。郑国人,时期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2、解释划横线的词。3①年且九十()②惩山北之塞()③汉之阴()④投诸渤海之尾()⑤始一反焉()⑥汝之不惠()⑦而山不加增()⑧一厝朔东()3.翻译下列句子。(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甚矣,汝之不惠。4、.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四、布置作业:相信你是最棒的!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阐明你的观点。教师寄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愚公移山》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