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友好易北河会师二战中美、苏士兵热情拥抱绞死希特勒绞死希特勒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尔丘吉尔“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一、冷战政策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事件,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掌握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学会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比较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加强学习的条理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冷战政策美国历史地位:序幕: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含义:表现影响: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根本目的铁幕演说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时间:人物:影响:实质: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物:目的:苏联采取的措施:影响:明确:冷战开始的标志、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建立的的标志、美国总统杜鲁门乔治·马歇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于莫斯科。签订签订《《华沙条约华沙条约》》苏联的目的: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华约的成立华约的成立华约北约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格局由此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对峙苏联美国争霸开始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社会主义阵营二、美苏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第二阶段(七十年代)第三阶段(八十年代)美苏争霸原因:表现:美苏争霸世界简表(三个阶段)时期特点原因重大事件美国领导人苏联领导人五六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肯尼迪赫鲁晓夫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中,尼克松执政后实行战略收缩,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采取积极进攻战略,尼克松勃列日涅夫80年代苏联提出全球缓和战略,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经济遇到西欧和日本竞争,同意有限缓和里根戈尔巴乔夫结束: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肯尼迪是美国第肯尼迪是美国第3535任总统任总统((19611961年-年-19631963年)年)第一阶段: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肯尼迪肯尼迪扳手腕反映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优势在哪一方?图中两个人图中两个人物物分别是谁?分别是谁?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尼克松尼克松第二阶段:美国侵越战争(l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南方扶植吴庭艳傀儡政权。为维护亲美的吴庭艳集团的反动统治,美国肯尼迪政府于1961年对越南南方发动了一场“特种战争”,即由美国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由美国军事顾问指挥南越伪军,进行一场“平定南越”的战争。1965年3月,美国正式派遣地面部队参加侵越战争,把战争由“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到1969年,美国局部战争战略遭到失败。在美国国内,反战运动也日益高涨,尼克松总统提出了美军逐步撤出越南的计划。1973年1月,美国终于在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巴黎协定》上签字。这标志着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其一是从越南撤军,其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实现了亲自访华的既定目标。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第三阶段:里根戈尔巴乔夫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总统里根于美国总统里根于19831983年年33月提出关于月提出关于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倡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美国政府于议。美国政府于19851985年年11月月44日正式日正式公布。因此项计划扩展到宇宙空间并涉公布。因此项计划扩展到宇宙空间并涉及太空武器。故又称及太空武器。故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