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蓝色多瑙河》课件VIP免费

《蓝色多瑙河》课件_第1页
1/6
《蓝色多瑙河》课件_第2页
2/6
《蓝色多瑙河》课件_第3页
3/6
《蓝色多瑙河》全名《在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畔》,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作于1867年。《蓝色的多瑙河》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终曲《拉德茨基进行曲》之前的固定曲目。圆舞曲又称“华尔兹”(Waltz),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速度为小快板。圆舞曲作者简介小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小约翰·斯特劳斯一生创作了十六部轻歌剧、一百六十八首圆舞曲,还有许多波尔卡舞曲,卡得列舞曲和进行曲,其中以轻歌剧《蝙蝠》、《吉普赛男爵》和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故事》等最为知名。创作背景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为了扭转维也纳市民低沉的情绪,作者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的委托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曲名源于德国诗人卡尔贝克的诗句:“你多愁伤感,你年轻、美丽、温和柔顺,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字,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1867年3月,在施特劳斯管弦乐团星期日演奏会上,以及7月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本曲大获成功,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整首圆舞曲的特点:格调高雅、优美动听。乐观向上、振奋人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蓝色多瑙河》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