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茅田初中曾祥娥一、学生分析对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同学来说,初中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他们是带着父母亲友的期望,在他们殷切的目光中走进初中校园的,因而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与规划。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而一遇到困难,或手脚失措,不知该咋办;或怨天尤人,哀叹命运不公;或干脆打退堂鼓,畏惧退缩。总之,他们大都不敢面对困难,正视困难,积极思考,从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故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是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编选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危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它,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脚下做起,就能个个击破、战胜它的道理。文章通过一个故事生发出人生感悟,引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三、教学目标:根据前面对教材、学生的分析,我从三维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理清记叙文的要素和理解课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对生活的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四、教学方法分析a)教法我讲这篇课文主要使用思考讨论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朗读思考与讨论中,感悟、加深理解、引发思考。b)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五、教课流程(一)、导入同题诗歌引入(二)、迈进课文,整体感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整体感知故事情节。(三)走一步,探究问题1、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2、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五)、再走一步,拓展延伸1、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假设自己是故事中“我”的一个小伙伴,以《当同伴陷入困境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时间就展示作品,给予评价。(六)、板书走一步再走一步---------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六、课后反思由于学生才升入中学不久,很多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养成,虽然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但也有一少部分还在依赖老师的全程灌输,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于多辅助这一少部分学生,让他们习惯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课堂的小练笔还有待于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