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遗传物质的发现课堂达标》同步练习1.(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②③④RRRR蛋白质荚膜多糖DNADNA(经DNA酶处理)R型R型R型、S型R型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通过表中实验可以看出只有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因此DNA是转化因子。【答案】C2.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A.都是DNAB.是DNA和RNAC.都是RNAD.是DNA或RNA【解析】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只由DNA或RNA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微小生物。大多数病毒所含的核酸是DNA,这种类型的病毒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少数病毒所含的核酸是RNA,这类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答案】D3.(2013·济南期末)1902年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发生时,发现了许多现象,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A.发现染色体是各具独特形态的实体B.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C.在细胞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相互分开,独立地进入配子;非同源染色体进入配子时自由组合D.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与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具有完全平行的现象,染色体就是遗传因子【解析】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即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而非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答案】D4.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A.35SB.32PC.35S和32PD.不含35S和32P【解析】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DNA,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进入细菌体内。【答案】B5.下列是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和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型细菌。(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型细菌转化成________型细菌。(3)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_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________性的________型细菌。(4)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艾弗里等人的实验是将S型细菌的蛋白质、DNA、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只有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其它物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而不是针对某种生物;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蛋白质等物质单独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答案】(1)多糖蛋白质R(2)DNA部分RS(3)S毒S(4)把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5)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