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后的《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不受时空约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是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在不断的梦想中长大的。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假如我是巨人》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自由、敢于打破常规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编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相关的联想。教学内容与目标: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2、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教学准备:1、学生用具: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2、教师用具:课件、范画等教学过程:(一)谜语激情导入1、师:听说咱班同学特别爱猜谜语,那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出个谜语好吗?请听题!站立好像一铁塔,坐下犹如一小山。两脚就像电线杆,力大无穷把山搬师:你们猜猜是什么?——巨人师:恭喜你们答对了,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小伙伴,你们看。你们认识他们吗?谁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以谜语引入,使学生初步感知巨人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二)比较大小师:比一比它们两个谁大谁小啊?生:狮子大,老鼠小。这是真实生活中的大与小。老师今天要帮帮小老鼠,给他施些魔法,注意看。(出示课件)问:谁变大了?谁变小了?3.小老鼠多神气呀!当然这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板书:假如我是——)【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二)展开想象中的巨人1、比较想象中的巨人师:假如你是巨人,你会不会比谜语中所说的巨人还要大呢?——那你有多大?生交流。(如:我有太阳那么大;我比宇宙还大;我的眼睛就有皮球那么大)师:原来咱们班有这么多大巨人啊!2、影片欣赏——乐于助人的巨人师:想不想见见小人国的大巨人?课件出示大巨人——他的名字叫做格列佛,是经典名著《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猜一猜格列佛会有多大?会有多高?(教师出示图片)生:比楼房还高。师:格列佛像一个巨人。师:请仔细观察这幅图,再想象一下,在小人国里大巨人遇到哪些事情呢?生交流师评价:你们的想象力真独特,我很喜欢。陈述:一天,格列佛乘的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格列佛和船员纷纷跳海。当格列佛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被绳索绑着,身边还站着一些小矮人,他们有的还往格列佛的身上射箭呢!但是格列佛宽厚的原谅了他们。渐渐地,格列佛和小矮人成了好朋友。看,小矮人还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呢!不久,小人国遭到了邻国的攻击。格列佛制止了战争并劝说国王不要攻打别的国家。后来,他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现在你认格列佛是一个怎样的巨人呢?生:他是个勇敢的人;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3、创设情境展开联想师:你们想成为他这样的巨人吗?师:假如你是巨人,你也来到了一个小人国,你会有哪些奇遇呢?【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童话、寓言故事,老师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以《格列佛游记》这一故事形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其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你觉得故事中的巨人是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样做”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颇具匠心的,它一方面体现了德育渗透意识,创设了一次助人为乐教育的契机;另一方面也是为其后的创作构思作必要的铺垫;再者,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孩子们把自己当作巨人,任意驰骋其丰富的想象。】4、学生作品欣赏师:1、要不我们来看看其他巨人是怎么做的?2、请仔细观察巨人在做些什么?他们的姿势又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