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第三课《农场的早晨》。《农场的早晨》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以欢迎农场的小客人为主线,由七个场景组成。场景(1)——(4)分别是小羊、小鸭、小鸡去欢迎农场的小客人及它们一块儿快乐地歌唱。在此,编者巧妙地将“X、X、X–、0”这四种节奏组合成三种不同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小羊、小鸭、小鸡活泼可爱的形象。场景(5)是作为场景(6)歌表演《母鸡叫咯咯》的过渡。最后听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根据歌词内容,场景中出现了八种小动物以及小客人,构成热烈的欢迎场面,将一个热热闹闹、喜气盈盈的农场早晨推向高潮。“课程标准”中的综合艺术表演内容如何在教科书中体现也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本课的构想即一次大胆的尝试。教学时可让学生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歌曲《母鸡叫咯咯》,听赏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了解其内容及出现的动物。然后让学生自愿地扮演其中一个角色,组织全班同学表现这一音乐故事。表现音乐故事就像演童话剧,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全新艺术体验。这一部分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以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二说学生一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的身心特点。本课紧紧抓住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以故事为主线,穿插节奏、模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得到知识的吸收,技能的训练。三说目标1.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能与他人用象声词念“X、X、X–、O”四种节奏。2.担任音乐故事表演中的一个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够愉快地与他人合作。四说重点和难点重点:模仿动物的叫声,复习并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节奏。难点:能大胆地表演音乐故事,并创造性地塑造角色。五说教法和学法1.采用感受与鉴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获得音乐美的情感体验。2.采用模仿、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发展。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进行讨论、沟通、表现,使学生的表演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六说教学程序(一)教具准备:课件,母鸡、母鸭、母羊、小鸭、小羊、小鸡头饰若干。音乐:《苗岭的早晨》(引子部分),《母鸡叫咯咯》,《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学生准备:会唱歌曲《母鸡叫咯咯》,《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二)聆听音乐《苗岭的早晨》并提问:1.闭上眼睛说说音乐给你什么感觉?2.你们觉得音乐描写的是一天之中的什么时候?3.你看到的早晨是什么样的?4.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刚才说到的情景吗?X–︱X–︱XX︱X–‖咩咩咩咩咩XX︱X0︱XXX︱X0‖呷呷呷呷呷呷呷XXX︱XXX︱XXXX︱XXX‖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三)节奏游戏(四)音乐故事表演1.分配角色并排练音乐剧《农场的早晨》。2.分组排练,提出要求:☆表演时,发挥想象,尽情表演☆观看时,认真仔细,大胆评价3.体会角色情绪。4.歌表演《母鸡叫咯咯》,感受母鸡生蛋时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