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真正“动”起来——德兴市银城二小杨艺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重讲授轻参与、重技法轻创造的简单教学,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因此学生认知、技能、兴趣、创造等方面不能得到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体验和发展。让美术课堂真切“动”起来关键在于美术教师。教师能否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教育资源,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是关键,只有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享受、娱乐在游戏般环境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促进课堂高效。作为美术教师,应把握课程,紧扣教学,注重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爱上美术。一、灵“活”处理教材,让课堂充满律“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每堂课使课堂有一种节奏变幻的美,让学生始终保持“心动”状态参与学习。只有教师把握课堂节奏,紧扣话题,事儿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时而静心倾听,时而交流互助,时而全心创作,调动学习的自主性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如:《能变化的蔬果》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构想一个活动模拟情境,带学生走进蔬果市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感受蔬果的形状、颜色、纹样等,随后进行一个蔬果品尝会,感受美味的同时,愉悦身心,接着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想象,通过削、切、连接等方法制作蔬果雕塑,让蔬果变身,真正使学生体验美术课堂的生动有趣。再如:《校园新构想》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影像展示校园的全貌及各区域的实景,组织学生交流,畅谈自己理想学校的的规划,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随后分组合作一组同学进行平面设计,一组同学制作单元建筑,一组进行环境美化设计,最后在组合完成。鉴于作品的多样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切实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二、激“活”内心情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牵动一颗颗童心,课堂就能活起来。只有让学生心随我“动”,激起学生的内心,才会唤起内心的情感波澜,使他们进入学习探索中,课堂才会灵动闪光。譬如:《凝固的动感》一课,教师课前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国家的发展蒸蒸日上,充分展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制作出北京奥运会,运动场上中国体育健儿拼搏的激动场面,然后定格出各式各样的运动瞬间。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在感受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渴望蕴含力与美的永恒;再如《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一课,为学生展示“东方明珠”、“鸟巢”、“水立方”、“中国馆”等不同、风格各异的现代建筑,以崭新的形象、独特的魅力反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音乐中欣赏,在影像中感悟,在思考中获知。三、“活”学技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心动才会有行动。众所周知,只要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善于发现,亲身体验,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能学有所获。因此,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体验的机会。如《点现面黑白灰》教学实践体验环节,既可以让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点线面、黑白灰相互映衬交错的图案设计,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表现点线面、黑白灰的对比构成设计一件漂亮的服饰,同样又可以借助中国话的技法表现灵动的线条和变化的墨点,让学生在此实践中自由挥洒,个性才能得以自由的展示。又如:《比赛场上》让学生上台表演各种熟悉的比赛项目,了解人物动态变化。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活动的情节。譬如标志图案、运用线描、活动小人制作、自创儿童画等,即面向全体,有发挥特长,即注重技能,又鼓励创造。四、“活”跃心智,为学生提供互“动”平台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是美术课堂活起来的具体表现。学生合作、交流与创造是放飞孩子的心灵,发展思维,活跃心智的平台。只要有效组织,牵引科学,才能实现课堂生机勃勃、健康愉悦、快乐和谐。譬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