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微课设计及反思苏传友芜湖市镜湖区第二十七中学一、概括导入《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哲理散文,文中记叙了“我”童年时一次爬悬崖遇到了危险,在父亲的鼓励和帮助下,一步步战胜困难,走出困境“脱险”的经历,从而悟出了人生哲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并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一小步”走下去,再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去。文章故事很简单,结构设计很巧妙,但道理却很深刻,可以说作者是处处用心。不管是环境描写还是心理活动描写,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不管是叙事还是说理,都体现出作者的独具匠心。特别是在“我”遇险时父亲赶来帮助“我”的叙述,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文章的难点。我们该如何评价父亲的做法呢?这是文章的关键。请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当父亲赶来后会做些什么呢?二、探究交流请问:同学们提出了几种假设?1、父亲急匆匆地跑到悬崖下,慌慌张张地大叫:“你怎么爬到那悬崖上去呢?你身体这么弱,怎么受得了呢?”2、“你找死呀,那么危险的地方是你去的吗?看我教训你。”3、父亲一边安慰我,一边爬上悬崖,把我背了下来。4、“你呆着别动,我去找梯子,很快回来救你。”5、“你呆着别动,我打电话报警,让警察叔叔来救你。”……三、分析总结1、出人意料的是,父亲竟然只是带着安慰的语气对我说:“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父亲没有慌张,没有斥责,没有去找梯子,没有打求助电话,更没有伸出他那双有力的大手,而是一直在鼓励我,不断地给我增加信心和勇气,让我自己化解危险,解决困难,走下悬崖,走向“成功”。“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正是父亲这两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安慰我的话,把我当时内心极度恐惧和疲乏驱散了,让我紧张的心放松了,僵硬的身体不再麻木了,从而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句话,才让我能够独立爬下悬崖,独立地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其实父亲当时比我还紧张害怕,因为父亲知道我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是很差的,但是他更知道,如果什么事都伸手援助的话,那么今后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束手无策,就永远不会具备自己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2、启示:①面对困难,不畏惧害怕,要冷静分析,积极寻找办法,循序渐进克服和战胜困难。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鼓足勇气,勇敢地迈出第一步。③要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小事累积成大事。……四、布置作业1、积累战胜困难的名言、警句5-10条。2、练笔:请把你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经验教训用100——300字写下来。课后反思: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是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一个有利契机,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以,在设计这节微课时,我的设计思路:概括导入--探究交流—分析总结—布置作业;这四部分环环相扣,课文教学重点突出。学习之路让学生自己走,通过老师点拨,能让学生有的放矢进行合作研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这节课重点在于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积累和小练笔是初中语文教学见缝插针的工作,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渐渐有内容。写作要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切身的感受,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