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妈妈的账单执教者:韦忠磊教材简析:《妈妈的账单》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一点:母爱一线:彼得和妈妈的账单创体验:对彼得读妈妈账单前后和学生学完《妈妈的账单》这一课之后的两条情感变化进行体验三语:通过《游子吟》这首诗,进行导语、过度语、结语的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教学设计:一、古诗导入,初揭题意,引出“账单”导语: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首诗孟郊的游子吟吗?(出示:游子吟)来!师读:(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稚嫩的小草难以报答春天普照大地的阳光的养育之恩.引申为,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情.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引出母爱)。(板书:妈妈)有一个故事也能让我们体会到妈妈那无私的爱。(板书:妈妈的账单)师板书时,理解“账单”(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出示图片。过渡语:让我们走进课文,这是一份怎样的账单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了解课文内容。(2)、生汇报:师引导小彼得给妈妈开了账单,索取没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的,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看到他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看到了这份账单,彼得惭愧的把索取来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提示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三个重要词语,更简练的概括课文内容: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1、孩子们,你们发现了这篇课文共几份账单?(两份)过渡语:一份是彼得(板书)写给妈妈,想妈妈索取报酬的,另一份是妈妈(板书)写给彼得的.请默读这两份账单(出示这两份账单)。观察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三、一读账单,找出两份账单的区别。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1)、默读这两份账单,看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2)、学生汇报:。(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过渡句:我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现在以四人为以小组的形式,再读账单,然后讨论,从这两份账单中你体会到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彼得的妈妈是怎么样的母亲。四、二读账单,了解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妈妈是怎么样的母亲.1、小组读账单,然后讨论。2、全班汇报。彼得:、听话、懂事(索取)妈妈:勤劳、慈爱、伟大(奉献)过渡语:听话、懂事的彼得,在开这份账单的时候,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一找原因。五、体会账单,明白两份账单的含意1、学习第一个自然段。(课件)体会“似乎”,明白彼得这份账单时因为他还不懂得妈妈的爱。(板书:不懂爱,索取)过度:当妈妈看到这份账单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彼得不懂得爱,妈妈为什么还把60芬尼给彼得呢?(让彼得自己醒悟)引出妈妈的账单。2、读妈妈的账单、体会“为”。(1)我们去掉“为”字再读,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板书:奉献3.指名读,在齐读。过度语:妈妈的奉献多吗?有:十年的(生接)有:……就只是这些吗?(生接着说)师:但是妈妈的账单上的价钱却是0芬尼。妈妈为自己着想了吗?(没有),这就是母爱的(板书:无私)。4、如果让你在妈妈的账单后面填上价钱,你会填多少?难道妈妈的……就只值那么多钱吗?引导学生,从价钱当中体会到母爱的无价(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