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引子•十年课程改革的简单回顾新课程经历的几个阶段•激动兴奋•困惑迷茫•反思务实•追求实效•关注学生当前课堂教学仍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追求单一•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媒体应用——舍本求末•情境创设——牵强附会•评价语言——滥用失真•学生活动——放任自流•教师表现——退居二线•情感态度——穿鞋戴帽•学科整合——花拳绣腿•教学形式——一味求新教学中的18个不等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讲解≠机械灌输•教师聪明≠学生聪明•传统的教学手段≠落后的教学方法•问答式的教学≠启发式的教学•尊重学生≠放纵学生•课堂开放≠完全放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提倡教学民主≠不要教学秩序教学中的18个不等式•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掌握定义≠理解概念•学习技巧≠学习技能•掌握知识≠增长智慧•追求时尚≠理念先进•教学创新≠标新立异•教学的观赏性强≠教学的时效性高•课堂气氛活≠教学效果好•教学花样多≠教学水平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心目中的好课是怎样的?•用一个词来概括•用两个词来概括•用三个词来概括•用四个词来概括•自然、到位、大气、高效好课应该是有深度的课堂用一句话来概括如何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何谓有深度的课堂?•“深度”课堂不是“难度”课堂•深度课堂是对常态课的一种超越•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内涵的课堂•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冲突的课堂•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味道的课堂•深度课堂一定是有活力的课堂•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实效的课堂•深度课堂一定是有后劲的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变。•教育把人变好了,就是好教育,把人变坏了,就是坏教育。•活教育叫人变活,死教育叫人变死。不教人变,教而不变就不是教育。我们应有的追求•理念的深度内化•教材的深度挖掘•学生的深度参与•师生的深度对话•知识的深度理解•潜能的深度开发如何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学生研究要准•教材把握要透•设计思路要新•学习过程要实•课堂调控要活•教学效果要好如何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学生研究要准•教材把握要透•设计思路要新•学习过程要实•课堂调控要活•教学效果要好一、研究学生要准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爱尔维修•数学课真正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教师的精彩。•不能真正了解学生,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盲目的,课堂也必然是低效的。•只有读懂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扎实高效。•学习应是一段愉快的发现之旅•教学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历程•三个生活中的例子。几个教学中的例子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不是白纸•学生不是白痴•成人想不到的学生不一定想不到•成人认为好的方法学生不一定认可老师们要切记教师如何读懂学生•读懂学生的特点•读懂学生的基础•读懂学生的需要•读懂学生的思路•读懂学生的错误•读懂学生的情感•学生分析的具体方法:•过程观察法•调查问卷法•出声思维测评法•教师访谈法•痕迹分析法如何构建有深度的数学课堂•学生研究要准•教材把握要透•设计思路要新•学习过程要实•课堂调控要活•教学效果要好二、教材把握要透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做一名懂数学的数学老师•懂教材的编写特点•懂知识的编排体系•懂章节的编写意图•懂数学的背景知识做一名懂数学的数学老师•懂知识的建构原理•懂学生的认知规律•懂教材的重点难点•懂蕴含的思想方法教材所呈现的是形式化的、冰冷的结果,教学如果从这些“冰冷”的形式开始,学生就不可能经历“火热”的数学思考过程。•“一碗米”的价值•“徒弟问师傅,一碗米的价值多大?师傅说,这太难说了,要是在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