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课件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目的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基本概念。2、初步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义。(共2课时)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实验1—1强酸:如HCl、H2SO4、HNO3强碱:如KOH、NaOH、Ba(OH)2大多数盐:如:NaCl、BaSO4、AgNO3弱酸:如H2CO3、CH3COOH弱碱:如NH3•H2O、Cu(OH)2水:H2O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复习•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HClNaOHHNO②③④3Cu(O⑤H)2AgClNa⑥⑦2CO3C⑧2H5OHH⑨2OFeSO⑩⑾2⑿石墨•(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答案:。•(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答案:。•(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答案:。•(4)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答案:②③④⑥⑦①⑤⑨⑧⑾②③④⑦二、离子反应1、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化学实验请同学做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分别发生什么现象?1、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3、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2、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仍为蓝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为蓝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1)写(基础)(2)改(关键)(3)删(途径)(4)查(保证)必须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难溶的物质•b、难电离的物质•c、气体•d、单质•e、氧化物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是关键查是保证(1)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2)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课堂练习一、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1、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S2—=CuS↓+SO42—2、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2H+=Ba2++H2O+CO2↑Cu2++S2—=CuS↓课堂练习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3、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4、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6H+=2Fe3++3H2↑CH3COOH+OH—=H2O+CH3COO—Fe+2H+=Fe2++H2↑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质(2)生成气态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问: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问: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时,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如何变化?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等),即向着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即要依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判断。5、离子方程式的意义(1)揭示离子反应的实质。(2)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练习: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1)2H++S2-=H2S↑(2)CO32-+2H+=H2O+CO2↑(3)Cu2++2OH—=Cu(OH)2↓(4)Zn+2H+=Zn2++H2↑作业:P18:一、2、3二、1、2、3P18:三、四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反之如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则离子不能共存。关于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A.Na+、S2-、Cu2+、Cl-B.HS-、Na+、OH-.K+C.K+、Ag+、Cl-、H+D.H+、Cl-、Na+、SO32-E.K+、S2-、Cl-、Na+F.K+、SO42-、SO32-、H+、不能不能不能不能能不能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酸溶液中Na+、S2―、K+、MnO4―B.中性溶液中Al3+、Cl―、SO42―、OH―C.强碱溶液中Na+、Cl―、SO42―、K+D.强酸溶液中Fe2+、CO32―、Na+、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