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尹朝上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日本德川幕府封建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出现危机,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这次改革是在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由明治天皇政府实行的,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的政治立场。其次,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改革较全面。教师分析改革的影响。最后,通过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强大起来。明治维新通过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加强了国防,也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本课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评价。本课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本课内容用1课时进行讲述。二、教法建议(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上讲过的“甲午中日战争”,提问:“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导入对近代日本历史的学习。(2)“闭关锁国”的岛国可以分为两个教学步骤:第一步先让学生了解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教师适当补充幕府统治的有关内容:提问:“日本幕府统治面临哪些危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归纳总结。重点让学生学会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直观感受。(3)“倒幕运动”只需要学生简单了解就可以了,不必过多讲解。(4)“明治维新改革内容”,重在使学生理解每一项措施的含义和作用。(5)明治维新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正面的评价主要是指改革对日本国内产生的影响。反面评价改革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教学设计思路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教学目标一、(一)、识记与理解: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1(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二)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导入新课:(师导)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内容?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出示课题,引入新课)学习新课:(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一、明治维新的背景幕府统治的危机(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经济);(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22、民族危机: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二、武装倒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