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傍晚人类聚居的地方。构筑居室。这样闲适自得的样子结伴回家人生的真正意义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5.“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人的自然本性,也指人生真谛。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6、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名贵的菜肴。羞同“馐”(zūn)金酒杯。(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直:同“值”(zhù)筷子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叉路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像白云一样的船帆渡过大海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借用典故,对重新任用仍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杜甫字词读写衾庇罥坳重丧见长juànqīnbìàochóngzhòngsāngsàngjiànxiànzhǎngcháng三重茅重量丧乱丧失看见见此屋成长长林梢怒号(háo)夜阑(lán)吟鞭(yín)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罥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秋风破屋秋风破屋心情苦心情苦痛痛顽童抱茅顽童抱茅无可奈无可奈何何长夜沾湿长夜沾湿忧思不绝忧思不绝诗人诗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希冀,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