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隙地荒芜夜阑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有的地区叫仁果、长生果。3、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投影出示作者简介)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花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板书:落花生)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体会父亲所说的话,懂得做人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3.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三、出示自主读识:根据提示自主学习。1、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识字写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用简短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提示: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时间人物事件()()()1、学习效果检测:出示词语。(1)、读词语:指名读齐读(2)听写(3)强调易错字(4)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老师的提示来告诉大家呢?指名说,互相补充。(5)每组一名学生代表读一段课文、其他学生评价。四、出示合作读议,小组合作学习。(一)同桌读议:1、看看课文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然后完成这个填空:(按课文顺序填空)种花生()()()(二)小组读议默读课文,说说“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1、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而且种花生和收花生是为花生节做准备部分只用了这寥寥数语就概括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一家是如何尝花生和议花生的。2.请同学们读3——15自然段,看哪些地方写尝花生哪些地方写议花生的。(学生读文反馈)3.根据读文我们知道,文中写尝花生的地方也很少,而议花生却写了很多,所以在这几件事中哪些事是重点啊?这种写法就是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叫主次分明,也叫详略得当。也就是说重点的地方要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的地方则要写的简略。4.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分角色读)5.老师听出来了,那天晚上的话题由父亲问我们爱不爱吃花生引起来的,再谈到花生有哪些好处。姐姐说(),哥哥说(),我说()。除了哥哥姐姐说的好处,花生还有哪些好处?6.花生的好处真的是太多了,读6——8段7.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在爸爸的眼里,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呢?是味美?是榨油的好处?还是价钱便宜?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再次细细品味爸爸的话,看能不能从爸爸的话里感受到花生最可贵的到底是什么?把你感受到了东西批注在书的旁边。8.通过这种细品,你感受到什么了?谁先来一吐为快。(反馈)爸爸谈花生,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9.同学们,论外表客观地讲,谁漂亮?是的,你们很会用事实说话,但是论实用,谁实用?是的啊,他们都很实用啊,他们都有好处啊?那你们说说,爸爸扯上这些漂亮的果实和普通的花生到底比什么的呢?你们看,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长在树上,让人一看就生(爱慕之心),而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直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她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你们认为那种果实更低调?用哪些成语可以形容这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