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战国春秋春秋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七课春秋争霸春秋争霸春秋争霸春秋争霸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材料一: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战自诸侯出”霸主实际上去的政治上的最高地位。材料二:“平王立,东迁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齐襄公死后,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小白和哥哥公子纠争夺国军之位,公子纠排管仲带兵堵截小白,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公子纠过了六天才回国,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继位,成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意见,任用管仲为相。桓公齐国占有山海渔盐之利——物质条件重用人才,利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根本原因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手段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称霸实现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齐桓公给我们的启示为成就霸业不记私仇,气度非凡.可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虚心纳谏,接受贤臣金玉良言.可谓:用人不疑,知人善任.身处乱世,以天下为己任;尊王攘夷,实现个人政治抱负.可谓: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晋文公是怎样称霸的?1.重耳流亡2.楚成王的礼待3.晋军“退避三舍”4.晋文公终成霸主看图说史看图说史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的条件有哪些?晋文公称霸的手段是什么?城濮大战比较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原因方式。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有利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齐桓公、晋文公都是通过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尊王攘夷(政治手段)。晋文公——城濮之战(军事手段)晋文公给我们的启示晋文公早年流亡在外,颠沛流离,心向祖国。可谓:身在他乡,心怀故国。城濮之战,晋军退兵三舍,晋文公兑现诺言。可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晋文公之后的霸王是楚庄王,他打败晋国成为中原的霸主有关楚庄王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吗?楚庄王问鼎楚庄王给我们的启示楚庄王未亲政前,终日歌舞升平,韬光养晦,麻痹政敌。可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心勃勃,问鼎中原。可谓:事业有成,功成名就。宋襄公早年追随齐桓公,后来自不量力也想称霸诸侯.他带兵和楚军在泓水流域遭遇.妄自尊大,错失战机.人少兵弱的宋军被楚军打的大败.宋襄公自己也身负重伤,郁郁而终.他是一位名不副实的霸主.越王勾践为报国耻卧薪尝胆施美人计终灭吴国成为霸主勾践给我们的启示勾践亡国之后,不忘国耻,卧薪尝胆,力图复国。可谓:励精图治,矢志不渝。为迷惑夫差,巧施美人计,厚赂伯嚭。可谓:为达目的,处心积虑。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富国强兵的关键:任用贤能,革新强国---革新遵守诺言,跃居霸主---诚信改过自新,问鼎中原---努力忍辱负重,雪耻复国--毅力消极作用:争霸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伤亡、饥饿)等。积极作用: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春秋争霸战争影响巨大,他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请同学们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讨论。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是各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为了争霸,各国改革,使经济、军事实力增强;通过争霸,诸侯国越来越少,出现了统一的趋势。下面的两幅地图有什么不同?齐楚秦燕赵韩魏秦燕齐楚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稍后齐国的田氏取代了姜氏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号称田氏带齐。这样战国七雄形成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富强的国家发动战争,因而战争更为频繁,出现许多著名的战役。三、合纵连横1、战国七雄三家分晋:赵、魏、韩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续用齐国号)楚、秦、燕2、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