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中见生活——哲理性诗歌作文立意欣赏哲理诗之美: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泰戈尔《飞鸟集》)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泰戈尔《飞鸟集》)欣赏哲理诗之美: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冰心:《繁星四三》)•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冰心:《繁星七四》)•品味哲理诗之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寓意: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寓意: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品味哲理诗之理: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寓意: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蓬勃发展起来的。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寓意:正义的事业象奔腾的江水,将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使之滚滚向前。高考试题展示:2007年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做七言律诗,为诗人被贬赴任临行时所做,与前来送行的友人严士元话别。诗人借此诗感慨怀才不遇,依依惜别旧相识,更想到宦海沉浮,前途渺茫,心中不甚寂寥、惆怅。寓意:(1)它通过“细雨湿衣”、“闲花落地”两个细节,展现出一片蒙蒙春雨的江南景色。(字面理解)(2)“细雨”被“看不见”,“闲花”被“听无声”。表现了其不为人知的寂寞。(3)“细雨”虽“看不见”,但是却“湿衣”了。这说明其虽自甘寂寞默默无闻,却能有所作为。不追逐名利,而恬淡释然,能有所成的处世之道。从这层意义上理解,大有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味道。高考试题展示:2008年湖南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愈诗《早春》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寓意: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高考试题展示:2010年安徽卷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寓意:“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通过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暖烘烘。哲理诗爆发力强,虽能迅速地获得所谓的成功,但毕竟是沙上建塔,缺乏根基,看似强大无比,实则虚弱不已,难堪盈盈一推,最终轰然倒塌。而持久性,却源自扎实的根底。老树疙瘩,在地下埋了不少岁月,经年累月,终于腐朽,却“因祸得福”。正是因为这样扎实的“苦修”,才造就了自身持久耐烧的秉性,予人以长久不息的温暖。为什么?(长久、时间短)有内涵、积蓄、沉淀要什么?赞成什么?用这两种火的形态来喻指世人做事的两种不同风格,一种谓之爆发力,一种谓之持久性。辩证地来看,二者或许各有千秋,难说好坏,但诗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