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生十忌山东省无棣县西小王乡小屯小学杨振凯(251904)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责任对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和言行进行否定,这种手段叫做批评。批评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门艺术。运用得好,就像医生救治病人那样,使人康复。若出现了偏差,就会伤人,甚至酿成悲剧。所以,批评学生要做到十忌:一、忌算总账,翻老账。学生犯了错误,不是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记在本子上待后算总账,往往使学生积重难返。或者动不动就把陈谷子、烂芝麻给翻出来,使学生认为老师对他有成见,心理畸形发展,不利于教育。二、忌武断、偏见。批评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教师应重调查研究,把事情弄清弄准,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捕风捉影。对优生不能一俊遮百丑,对后进生不能带有偏见,吹毛求疵。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想转化,也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三、忌孤立冷落学生。某个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让大家“不要理他”,学生找其承认错误时,又说:“我不是你的老师,爱找谁去找谁去。”学生失去了集体的温暖,极易自暴自弃。有的产生报复心理,有的离家出走。四、忌株连其他学生。个别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一批评一个班,一训一堂,或者不给学生上课。这种举措,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对立和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五、忌不宜公开的公开。学生犯了错误,一般应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必须公开批评时,事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偷盗”、“恋爱”等问题不宜当众公开,否则,学生抬不起头来,或者破罐子破摔。六、忌讽刺挖苦。学生虽说犯了错误,但在人格上和教师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能采取封建家长式的态度训斥学生,或讽刺挖苦甚至粗俗的谩骂。不然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一旦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发生不改发生的事情。七、忌矛盾上交。有的老师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时,不是自己及时有效的开展耐心细致地批评教育工作,而是把学生拉到政教处或校长室,以刹学生的“威风”。这样的结果,学生并不服气,以后往往还会在这个老师面前故意“表现”自己。八、忌以罚代教。有的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罚抄书、罚站、跑步、劳动,甚至罚款、体罚。这样做,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易引起矛盾激化。有的学生为了交罚款,不得不欺骗家长或偷盗作案。九、忌随意停课。有的老师把犯错误的学生赶出课堂、赶出班级,或者在办公室由几个老师进行轮番“轰炸”。这种做法,在学习上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差者更差。在心理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老师群体的对立。十、忌动辄告状。家访是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有的老师是学生一旦犯错误,就上门告状,数落责备其子女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有的还埋怨家长教子无方。这样做的结果,极易使家长失去理智,对子女进行打骂。造成学生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总之,批评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制止或纠正学生某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言行,教师应采取和风细雨、与人为善的方式,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分析危害和根源,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改正的方法,促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以利学生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