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二高1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篇2•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新密二高3一何为练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练字。新密二高4二、古诗词鉴赏考查范围•单个字词的鉴赏•考查意象和意境•语言风格•考查形象•考查艺术手法•比较鉴赏新密二高5三、点拨释疑题型分析设置问题形式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新密二高6•(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新密二高7•(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描写景象)。这个想象、比喻(明手法)非常生动、新奇,由愁绪之网到雨丝之网,是诗人愁绪的具体化、形象化(结合情感点明作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参考答案:见,看见的意思。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这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本意+语境意+……的情感)《饮酒》陶渊明9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10这样写答案•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25/1/1805:1211刚才我们所碰到的题目是先给出了“炼字”,然后再要求我们分析的,如果题目事先不给出这个字,如:你认为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怎么办?25/1/1805:121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青峰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①五言炼第二、三或第五个字。②七言炼第二、五或第七个字。垂涌分挂直圆斜绿怨远疏规律总结度25/1/1805:1213课堂演练2山行即事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4分①“议”,议论,讨论(1分);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2分);③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1分)。25/1/1805:1214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观点一:“犹”字好。犹表仍然。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得深情。观点二:“空”字好。“空”在文中是“形单影只、白白地”的意思,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课堂演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