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儿学习搭桥,引导幼儿主动有目的的发展——刘莉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儿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掌握的乐器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幼儿从中易获得音乐享受。开展集体的打击乐活动,可以积激发幼儿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乐器演奏活动中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及理解能力,达到训练和开发右脑功能的目的。教师如何通过打击乐对幼儿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活动,让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人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但在幼儿活动中心动比行动比行动更重要,心动是激发幼儿创造性的首要条件,如节奏活动《金蛇狂舞》,用儿歌、快板、故事,让幼儿对活动充满热情及兴趣,由此加强活动效果。2、教师要努力寻找幼儿兴趣需要和教育要求之间的结合点。让幼儿主动学习不是放任自由,没有成人的指导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因此引导与鼓励是活动的原则。在活动《瑶族舞曲》中,幼儿在欣赏过程中选用双响桶按节奏演奏,于是我及时采纳,并引导幼儿找相似效果的乐器,幼儿马上想到了圆舞板,丰富了演奏内容。3、在活动中,有意识设置疑问,让幼儿从中掌握重难点。如让幼儿在图谱中找不会的节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问题,集体协商解决。一切都来自于幼儿,老师只是提示和引导,这样幼儿的创造能力就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总之,让幼儿创造性参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要求,有对幼儿的,也有对老师的。我们在允许幼儿主动发挥的同时帮助幼儿学会挖掘自己的潜力,老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动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要明确摆正两者关系,探索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使打击乐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欢,并能促使其发展的良好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