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专题复习——名词作动词考考你•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董槐)起衣冠而坐。(2006年高考江苏卷)•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作动词11、识别、识别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现象。现象。22、能够结合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能够结合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点进行准确的翻译。特点进行准确的翻译。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名词作动词1、考点阐释所谓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临时充当动词,具备动词的语法功能。2、什么情况下名词作动词?1、名词+名词/名词性词组2、名词+代词3、名词+而+动词4、动词+而+名词5、能愿动词+名词6、副词+名词7、所+名词8、名词+后置介宾短语名词用作动词的一般规律(1)①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②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③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规律小结一:“名词+名词/名词性短语”时,如非并列关系、修饰关系,则其中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王王,称王,称王籍籍,登记,登记函函,用匣子装,用匣子装(2)•①汝幸而偶我。(《与妻书》)•②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③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规律小结二:“名词+代词”时,句中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偶偶,嫁,嫁名名,命名,取名,命名,取名树树,种,种(3)•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②隧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③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规律小结三:“名词+而+动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惑惑,有疑惑,有疑惑隧隧,挖隧道,挖隧道疾病疾病,患病,患病(4)•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顺流而东也。(《赤壁赋》)•③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规律小结四:“动词+而+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东东,向东驶去,向东驶去王王,称王,称王才才,显出才能,显出才能(5)•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③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规律小结五:“能愿动词(可、能、愿、应、宜、当、欲)+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水水,游泳,游泳名名,说出、说明,说出、说明王王,称王,称王(6)•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②秦地可尽王也。•③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规律小结六:“副词(遂、不、弗、已、既,尽等等)+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与副词构成偏正关系。王王,称王,称王王,称王芽芽,发芽,发芽(7)•①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②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③是以,令吏人完(修缮)客所馆。♨规律小结七:“所+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罾罾,捕捞,捕捞志志,,标记标记馆馆,居住,居住(8)①沛公军霸上。(《鸿门宴》)•②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③今王鼓乐于此(《庄暴见孟子》)♨规律小结八:“名词+后置的介宾短语”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补关系。翻译时介宾短语应提到这个临时的动词之前。军军,驻扎,驻扎舍舍,筑舍定居,筑舍定居鼓乐鼓乐,击鼓奏乐,击鼓奏乐本课小结本课小结名词作动词的一般规律1、名词+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2、名词+而+动词、动词+而+名词4、名词+后置的介宾短语3、能愿动词+名词、副词+名词、所+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除了跟在“所”字后的名词,其他名词活用后一般充当句子的谓语。)巩固训练(一)指出下面用作动词的名词,并翻译句子。•1、邹忌朝服衣冠。•2、驴不胜怒,蹄之。•3、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4、晋军函陵,秦军函南。•5、此非明主之所臣也。•6、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吾家读书久不效。•8、(孟尝君)衣冠而见之。服服,穿上戴好,穿上戴好义义,守信义,守信义军军,驻扎,驻扎效效,取得功效,取得功效臣臣,臣服,臣服饭饭,吃饭,吃饭蹄蹄,用蹄子踢,用蹄子踢衣冠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穿上衣服,戴上帽子(二)阅读下面文段,翻译划线句子•1、时陶侃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