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研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VIP免费

科研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_第1页
1/3
科研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_第2页
2/3
科研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_第3页
3/3
科研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基于其实验性强以及学科交叉的特点,很适合使用研究性教学的方法。本文从当代“环境生物学”教学研究出发,结合“环境生物学”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新颖的教学思路:构建以科学素养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教学内容;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活动。以此提高“环境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环境人才。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环境生物学”;科研创新;科学素养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50-0227-03“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与人为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通过对“环境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以及利用生物进行环境监测和治理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该课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对学生的继续深造以及学术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学科交叉的特点,“环境生物学”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环境生物学”在环境类本科教学中受到普遍的重視。一、“环境生物学”教学研究概况“环境生物学”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环境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以及重要性,并且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得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规律。如程树培等从“环境生物学”的学科定位、教改原则、课程设置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论述了以激发学科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原则[1];董丽丽从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环境生物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得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2];肖鹏飞等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实践教学以及改革考核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环境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魏素珍则专门探讨了如何在“环境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及怎样促使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4];戴灵鹏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对“环境生物学”实验进行探索,提出了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性[5];叶文玲等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环境生物学》主讲教师的课程教学经历,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课程实验设置等方面对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总结[6]。综合来看,目前很多“环境生物学”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探讨,其途径是通过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启发式教学、交互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提高探究性实验比例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实质是向研究性教学的方向迈进。“环境生物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需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根基。同时,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环境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日益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所以,“环境生物学”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和创新研究性教学的新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推动其作为环境科学核心课程的快速发展。未来,针对“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性教学也将十分注重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挖掘。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古今中外人才培养是灌输式的,还是启发式的;是以老师为主体的讲解,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提问,是关系到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在本论文中,作者提出了以科学素养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教学内容和以科学创新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教学方法,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以达到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环境人才的目的。二、科学素养为导向的“环境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研为导向的“环境生物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