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提出的,又是怎样实践的?探究问题1形成过程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谈话(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1形成过程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国一国两制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大陆港澳台港澳台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前提和核心前提和核心主体主体补充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内涵的内涵材料1:1984年邓小平会见美国代表团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材料2:1983年6月邓小平会见美国教授杨力宇时说:“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说法,制度可以不同,但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承认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材料3:1984年6月邓小平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代表团时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全国人大已经通过这个政策,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含义有哪些?3、意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政策,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①中英会谈:1982、9②联合声明:1984中英联合声明。③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香港回归(1)香港问题的由来(2)回归过程1842《南京条约》——香港岛1860《北京条约》——九龙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香港问题由来香港问题由来中英会谈中国政府将于中国政府将于19971997年年77月月11日对香港恢复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给中国。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给中国。————中英联合声明中英联合声明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2)意义③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①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澳门问题由来澳门问题由来2澳门回归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议一议: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1)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是收回香港、澳门的根本原因。(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关键。(3)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奠定了群众基础。(4)全国人民喜迎回归,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我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回台湾。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由来台湾问题由来台湾问题澳门问题香港问题思考: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在实质上有何不同?台湾问题澳门问题香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