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司马光》教学设计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老府学区中心校鲍红梅教学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课文插图、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感情朗读课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2)画出本课的生字。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熟读课文,随文识字。(1)教师范读(2)自由读(3)指名读,正音五、指导写字:那都到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一些新的词语,老师考考大家,看你还记得吗?1、词语:司马光一块砸破得救吓哭了叫喊使劲别的慌张水缸假山2、单字:司假缸别慌吓叫块使劲砸破救二、研读课文1、过渡语:大家词语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第二十课:《司马光》。导语: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司马光和小朋友一起来到花园里,玩得是那么开心,这是怎样的一个花园呢?谁愿意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它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师:谁来评一评?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他读得怎么样?谁再来读一读?(随机理解“缸”的字理:左边是:缶(fǒu)字旁,大家说一遍:否字旁,否字旁是我们新接触的一个部首。大家看,这都是缶(出示)“缶”,是古代的人用陶土做的盛东西用的器皿。所以缸呀、和我们以后要学到的罐子的罐呀,都是缶字旁。“工”指“工程”、“工地”。“缶”与“工”联合起来表示“工地上用来盛米盛水的器具。大家看,这就是缸。读:缸,再读。课文说这是一口怎样的缸?谁能读一读吗?(出示原文段)生:读师:老师从你的读中知道了,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而且缸里装满了水。(指导读“大”和“满”)谁再来读一读,老师相信你读得会更好。2、导语:当司马光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谁来读第三自然段。3、导语:不得了了,孩子掉进大水缸了,大家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指导“慌”,慌是什么感觉,你什么时候慌过?大家看这个字,读——慌,谁能用它组个词?(慌张、慌乱、慌忙)慌字是竖心旁,表示这是一种心理活动。我们学过的很多字,表示心理活动的,都用的竖心旁,你们看,大家齐读——情(组词)惜(组词)惊(组词)齐读词语:心情、爱惜、惊奇。小朋友掉进水缸,大家都很慌乱,谁再读读这段话?指生读。4、导语:别的小朋友都慌作一团,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么做的?谁愿意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指导读“使劲,几个子”。相机出示“劲,砸破”,劲的部首是“力量的力”,那使劲就是?(用力气),大家齐读这个词语,再读。谁能用使劲说一句话?司马光使劲砸缸,谁能读好这个意思?(出示原文段)再出示砸破,大家读这个词——砸破。咦?砸和破为什么都是石字旁呢?学生回答后,你们真聪明,会根据偏旁部首猜测字义呢!司马光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他用的力气可真不小,大家齐读这段话(指导不拖长腔,教师甚至领读)5,导语:司马光把缸砸破了,结果会怎么样?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不要拉长音。师;孩子是得救了,可好好的一口缸被司马光砸破了,可惜呀!我要问问司马光!指一同学:司马光,好端端一口缸被你砸坏了,你为什么这么干呢?生回答后,再问:你非砸缸救人呀?不会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找大人吗?生:师:哦,原来是这样。司马光做得真好,谁来夸一夸他?生:师:正因为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聪明勇敢,遇事不慌,长大以后可有作为了。(简介司马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