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成长*幸福西桥中心校于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本次教研活动的盛况。在活动中,“长”有王景艳老师和汪中友老师这样语文战线上的前辈,“少”有正在成长中的教学能手,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带给了我很多感动和思考,我也有幸站在讲课老师的行列,课后做了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成长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沉下心来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目标。对一篇课文的解读,要做到“沉下心走进去,带着思考走出来。”要备好课,首先就要自己走进课文去,你在课文中读出了什么,以读者的身份去读,去感受,接着再站在教者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根据自己的读悟所得,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没有任何辅助资料的影响下,研究制定出教学目标,一定会比从教参上抄来的要实用。然后进行目标分解,把这三个目标根据我们的教学需要与教学实际分解到两课时中,心中装着目标去备课,轻松了许多。二、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有所获。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很重要,“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实,要做到顺学而导,真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有深厚的底蕴,也需要有十分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一定要修炼好“内功”。其次,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一定要选择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尤其是长文,如何能做到“长文短教”?值得深思,更要求我们在备课时精选“线”与“点”,为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内容服务。再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语文教学无非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只有深入地读,细细地品,才能有深切的感悟;有了切身感受,才会言之有物。有效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能为我们打造课堂的精彩,能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静静地思考中、侃侃地交流中、思维地碰撞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三、做好幸福的事业,让生命之花在课堂绽放。两位老将在本次活动中,无疑是带给我们感动最多的,大家一致认为向两位老教师看齐。其实王、汪二位老师拥有像我们年轻人一样的激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我就想,等我50了,也同样让精彩在课堂上流露,那有多好!所以,我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终身不悔!当然,这份激情来自于学习,源源不断的知识血液在血脉里流淌,是生命之花永远艳丽的保障,我觉得两位榜样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努力向前的动力。活动结束了,但大家在活动中学到的仍“余音不绝”。虽然自己的语文课堂存在着诸多问题,自己在语文教师队伍里也只是一只“雏儿”,但我自得其乐,我想,只要经历了就是最美的、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