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政务公开制度福临社区为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务公开工作,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增强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一、建立政务公开责任制度,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一是建立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度。社区书记为社区政务公开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指导社区的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分管人员为具体责任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终端落实。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政务公开纳入和谐社区建设的考核内容。二是建立政务公开工作形势分析制度。社区领导班子定期召开分析政务公开工作形势,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社区每半年召开一次居民代表会议,听取他们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建立政务公开宣传制度,提高居民对政策规定的知晓率。一是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内容。社区工作者结合自身分管的工作向群众宣传政务公开的政策规定和条令规章,公开办事程序。二是明确政务公开宣传途径。一方面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通过组织大型宣传活动有针对性的组织宣传。另一方面把相关政策规定制作成宣传板长年置于社区科普画廊、法制宣传教育专栏长期开展宣传。同时在开展日常工作中加强宣传,社区在办事大厅设立政策规定公示板,储备各种宣传单。社区要在与居民的接触中面对面的宣传。三、建立政务公开培训制度,加深对政策规定的理解。一是组织对社区工作者集中培训和相关部门进行业务辅导或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组织对居民楼组长、骨干的培训。通过会议、支部活动向党员等骨干进行各项政策规定的宣传,通过他们的宣传帮助群众了解各项法律规章。四、建立群众来信来访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一是妥善解决信件、电话来访。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二是热情接待居民直接上访。对反映问题的居民要做好接待工作。根据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加以解决。三是限期解决群众第1页共7页反映的问题。对职权范围内的问题立即解决。需要协调本辖区范围内的问题在1-3天内解决。需要协调区内部门的问题一周内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说明情况。五、建立政务公开督查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强化政务公开督查。对群众反映强烈或影响较大的来信来访和上访事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办法,切实保证群众利益。二是政务公开纪检督查。对涉及的违纪问题或侵占群众利益的问题纪检部门介入调查处理。第二篇: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制度一、干部人事制度公开1、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推荐、群众测评——组织考察考核——局务会研究(股级干部由卫生局任命,副科级干部呈报组织部);2、人事调动。本人填写商调表——调出、调入单位签注意见——局务会研究(呈报分管旗长或旗长审批)。二、职称晋升公开个人申报——单位审核公示——卫生局审批——中级以下(含中级)职称经市卫生局审验后参加全国职称考试,高级职称报上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三、来信来访主要领导阅批或接待——办公室登记——专人查办。一般案件一个月,重大案件三个月答复并上报。四、财务公开单位申报——局务会研究——落实匹配——拨款——当年经费到位——跟踪审计和效益分析。五、监督执法公开1、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评审:单位申请——市卫生局初审——报上级评审委员会评审;2、城镇个体诊疗所审批:主办人审批——旗卫生局初审——市卫生局评审发放执照。乡村个体诊所审批:主办人申请——旗卫生局审核验收——发放《职业许可证》;3、医疗机构管理:违反《条例》,依据现场笔录——提出处理意见——旗卫生局决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上第2页共7页交财政;4、医疗纠纷处理:当事人申请——旗卫生局受理——送交市医学会鉴定——做出结论;5、母婴保健人员专业技术考核合格证发放:个人申请——卫生局申报——市卫生局组织考试、考核——发给《专业技术合格证》;6、卫生监督——按法律法规规定程序进行。六、对外公开1、公开卫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市卫生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2、公开卫生工作年度目标任务;3、公开医疗服务质量相关信息;4、公开办事纪律、受理投诉、举报电话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