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评价方法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物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1比较法。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但大都可以从某个角度归纳。同类的现象、事件、人物都有一定的关联,可以进行比较评价。2综合法。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要求全面具体地分析综合,对重要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他们的全部活动。3功过法。历史上有不少重要人物,其活动有的符合国家民族利益,对社会发展、历史前进有重要意义。有的则违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妨碍甚至阻碍了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例5(2015·北京高考)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理论指导所谓历史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的一种综合评定。历史评价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是真实的,评价应当讲求客观、公正,不含任何主观偏见和感情因素。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历史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在同一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现象的评价也存在差异,体现了历史解读的时代性,这种解读使人类逝去的历史不再只是一个沉睡的瑰宝,而成为一个活的灵魂,从中也可窥视还原观点背后的时代背景。例6(2015·重庆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摘自[明]梅鼎祚编《两汉文纪》材料二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材料三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优秀的战士可以分为两种:不莽撞的与莽撞固执的。我是后者。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然后坚持下去。武器在更新,但使用武器的人并没有改变。你要客观地读历史,多读些人物传记,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做出反应的。要赢得战斗,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我一直相信我对军事的判断是正确的。——摘编自[美]安德鲁·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了让儿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巴顿提出了哪些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事行动”的名称及历史意义。(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家书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理论指导民间家书是维系亲情的纽带之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家书在传递亲情之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要还原历史长河的真实面貌,官方存世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记载,都是重要来源。以往我们研究历史有很大的缺陷,只认可官方记载,而忽视民间记忆。其实,民间记忆不但可...